长征火箭完成第300次发射 中国航天从量变走向质变
2019/03/25 | 《联合早报》 | 收藏本文
中国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3月10日凌晨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成功将“中星6C”卫星送入太空。这是1970年以来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300次发射,官方称,这是中国航天事业由“量变向质变”发展的新起点,是中国从航天大国向航天强国迈进的重要里程碑。
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研制,是中国火箭的绝对主力,承担了中国96.4%的发射任务,发射航天器总质量占中国发射总质量的99.2%。作为中国航天的拳头产品,长征系列火箭实现了从“一箭一星”到“一箭多星”,从发射卫星到发射载人飞船和月球探测器,从现役运载火箭到新一代运载火箭等一系列跨越,具备发射低、中、高不同轨道、不同类型载荷的能力,运载能力和入轨精度都处于世界先进水平。
2019年3月10日凌晨,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中星6C”卫星发射升空。
一组数字可以反映出长征系列火箭的快速进步:自1970年4月长征一号运载火箭首飞至2007年6月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发射鑫诺三号卫星,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实现100次发射用时37年,年均发射2.7次;再至2014年12月,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中巴资源卫星,长征火箭第二个100次发射用时7.5年,年均发射13.3次;2019年3月10日,长征火箭完成第三个100次发射,仅用了4年多时间,年均发射23.5次。
尽管长征系列火箭也曾发射失败,尤其是2017年大型运载火箭长征五号第二次发射失败。但长征系列火箭接近96%的发射成功率,在世界上仍属于先进水平。而且,与前50次发射相比,长征系列火箭后250次发射的成功率明显提升。在第三个100次发射中,长征火箭共将225个航天器送入预定轨道,发射成功率高达97%。特别是2018年,长征火箭年发射连续成功次数达到37次,首次位居世界航天发射次数年度第一位,并创下世界航天发射的新纪录。
官方介绍,今年中国航天将再迎高密度发射,全年发射次数将超30次,发射航天器超50个。其中,改进后的长征五号大型运载火箭,也有望在今年7月进行第三次发射。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委主任包为民院士说,长征五号火箭今年将再度出征,执行两次发射任务,其中嫦娥五号发射任务将实现中国首次月球采样返回,技术难度大、系统复杂,是探月三期工程完成的标志性任务,研制队伍也将汲取教训、狠抓质量、夯实型号基础,确保型号任务的成功。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一院院长郝照平3月10日指出,正在研制的长征九号运载火箭将是中国跻身航天强国的“重要支撑”。这款火箭芯级箭体直径9.5米,全箭总长近百米,运载能力是现有中国火箭最大运载能力的5倍多,预计将于2030年前后实现首飞。
中国航天科技的进步与中国特色的举国体制有密切关系。如果革弊兴利得当,这种体制在需要高投入、高协调、高精准,但见效慢的航天领域还是颇具竞争力的。这些年,中国航天打破论资排辈的弊端,青年人才挑大梁的局面蔚然成风。不拘一格用人才也是中国航天科技进步的“秘诀”和保障。
相关报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