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的朝鲜半岛
2013/01/05 | 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教授/张琏瑰 | 收藏本文
摘要:2012年朝鲜半岛局势,可以用两句话来概括:晦明变化朝暮不定,波诡云谲游戏常态。
2012年朝鲜半岛局势,可以用两句话来概括:晦明变化朝暮不定,波诡云谲游戏常态。
首先是朝美关系,乍暖还寒,墨迹未干,协议已死。
2011年12月金正日去世前,朝美对话经多次铺垫和两轮接触,几近达成协议,但因金氏去世,关键谈判被推迟。2012年2月下旬,美朝第三次对话在北京举行,终成协议,2月29日正式公布。其内容为:双方将增加互信,改善关系,遵守“9.19”共同文件和《停战协定》,朝鲜停止核试验、导弹试射和铀浓缩活动,美向朝提供24万吨食品。朝美关系由此开始转暖。
但是,数日后,即3月16日,朝鲜宣布将于4月上旬发射“卫星”,美认为朝鲜明显违背了“2.29协议”,愤然停止向朝提供食品援助。朝鲜4月13日发射失败后,安理会于16日发表主席声明谴责之,朝鲜遂于17日声明“2.29协议”作废。朝美关系复转入低谷。
2012年8月,朝美在新加坡恢复接触,双方就广泛问题交换意见,朝美关系有好转迹象。但到12月朝鲜又决定射星,美坚决谴责,双方对立又趋严峻。
朝鲜通过“2.29协议”,事实上已迫使美国接受了朝鲜主张,为用朝美会谈取代六方会谈迈出坚实的一步。至于后来朝鲜射星使这一协议失败,这表明朝鲜有一条不变的铁则,这就是坚持先军政治,坚持走有核道路。经济合作,外交斡旋,这些都是维护先军政治的手段。一旦手段与目的发生冲突,手段必须服从于目的。
2012年的朝韩关系,是战云密布,战书战鼓又折战将。
新年伊始,朝韩间即因“吊唁风波”剑拔弩张。金正日去世后,李明博政府未发唁电,除金大中夫人、郑梦宪夫人外,禁止韩人前往参加丧事活动。朝鲜将此视为“不可容忍的、千秋万代洗刷不清的万古大罪”,决定加以“讨伐”、“清算”。金正恩开始视察军队,指示“若敌人侵犯0.001毫米”,也要让他们尝到“真正战争的滋味”。韩方立即以排兵布阵、韩美军演作回应。
“吊唁风波”刚息,又传韩国军营以朝鲜领导人肖像为靶标的报道。接着又有李明博总统关于朝鲜发射卫星花费8.5亿美元,用之买玉米可解决朝鲜6年粮食缺口的讲话。朝鲜认为这是对其“最高尊严”的冒犯,表示要对韩展开“圣战”。4月23日,“朝鲜人民军最高司令部特别行动小组”发布公告称,将对韩展开特别行动,数分钟内将把韩国目标变成一片废墟。6月4日,朝鲜人民军总参谋部向韩发出最后通牒:或是谢罪,或是接受圣战,李政府必须作出选择!半岛局势顿时战云密布。
后来两件事终使战事未起。一是韩国拖住美国,狐假虎威,通过韩美此起彼伏的大规模联合军演威慑朝鲜。二是7月15日朝军总参谋长李英浩被突然解除一切职务。三军失帅,对军事行动有何影响不言而喻。此后朝韩间还发生所谓“炸铜像事件”、“传单事件”等,朝韩对立益炽,但比起上半年浓烈的火药味,那已经算是相当“和平”的了。
2012年的中朝关系,可用“黄金坪岛无黄金”来形容之。
自2009年7月中国决定加大对朝援助以维持半岛“稳定”以后,中朝间就合作开发黄金坪岛、威化岛、罗先经济区等多项大型经济合作项目达成协议。但是由于多方面原因,项目开发进展得极不顺利。2012年5月,朝鲜军人绑架中国3艘渔船并28名渔民,对双边关系产生极大负面影响。
8月中旬,朝鲜重要领导人张成泽访华,推动双方经合项目。随后黄金坪岛、罗先区开发开工仪式举行。朝方自9月起先后在中国多地举行招商项目推介会。但就在这时,辽宁西洋集团在朝投资2.4亿美元,最后被赶出,导致血本无归的报道在媒体上传开,中国企业对朝投资望而却步。后来人们发现,朝鲜向中国企业招商的大都是基础建设、开矿这类先期投入巨大、工期长、收益滞后的项目。在朝鲜这种特殊的环境下,谁也无法保证一纸协议能保持数十年的生命力。一旦中间政策有变,净身出户就成为必然。
除此之外,2012年朝鲜大力推动同俄、日关系的发展。对于金正恩执政一年来朝鲜内政外交发生的一些变化,坊间判断和评价不一,真所谓“因目遇者不同而色迥异”。有人用显微镜寻找那里“政策变化”的证据,从女人的短裙子上发现了“改革开放”。朝鲜官方则多次以严厉的声明斥责这种“臆断”为无稽之谈。其实,熟悉朝鲜情况的人早就说过,朝鲜对内对外一些新举措,其实都是贯彻执行金正日生前制定的旨在于做永久核大国的“C计划”,即通过全方位外交,为先军政治筹集外汇,并迫使有关国家习惯于同有核的朝鲜打交道,最终迫使他们承认朝鲜是一个“核国家”。一切都是“按既定方针办”。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