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冷战的水晶球:叙利亚再现化武疑云
2018/05/05 | 田聿 | 收藏本文

2018年4月14日,美英法三国对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发动空袭后,大马士革上空升腾起火光和浓烟。
“他们说的化学武器永远只找妇女和孩子,已经学会区分武装人员了……”“谁说恐怖分子没有空军,他们有美英法还有以色列空军嘛!”这些犀利的话语,出自叙利亚驻联合国代表贾法里之口。这几天,一张关于他的照片在中国社交媒体圈内流传甚广。
4月7日,叙反对派武装控制区遭到疑似毒气袭击,支持反对派的西方国家第一时间指责是叙政府军使用化武。安理会紧急会议上,贾法里列出种种事实,谴责西方国家试图以谎言为由发动侵略战争,然而这一切并没有用。最终,倾尽全力的老外交官在休息间里独坐沉思。14日凌晨,他的祖国遭到美英法联军大规模空袭。
在叙利亚,“化武袭击”疑似事件几乎每次都会上演“罗生门”剧情。去年4月,美国为回应所谓“化武袭击”,曾向叙境内一军用机场发射59枚巡航导弹。4月13日,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其个人社交媒体表示,冷战已经回来了,带着复仇和不同的因素。那些过去防止危险升级的机制似乎都已经失效。
“这就是侵略!”
这次“化武袭击”疑似事件发生的时机,处于叙利亚政府军即将收复大马士革近郊东古塔、西方支持的反对派武装大厦将倾之际。4月7日起,一段显示平民受到疑似“化武袭击”后出现窒息、口吐白沫等症状的视频开始在网络上流传。美英法等国第一时间指控是叙军所为,遭到叙政府的否认。当中国和俄罗斯等国主张对该事件进行调查、以期查明真相之时,美英法等国已经等不及了。
4月14日凌晨,还在睡梦中的大马士革居民被巨响惊醒,有人条件反射般跳到窗前拿起手机拍摄。随着几团火球冲天而起,“大马士革在燃烧”成了叙社交媒体上不断滚动的字眼。两天前,美国总统特朗普已在推特上宣布,“由于叙政府在东古塔使用化学武器,美军要用又新又聪明的导弹打击他们。”现在,空袭真的来了。
综合各方消息,自3时42分到早上5时10分,美英法联军发射了105枚巡航导弹(叙国防部称遭到110枚导弹攻击)。美国海空军用“战斧”巡航导弹急袭了大马士革西北杰姆拉亚区的国家科研中心(美军声称它为生化武器研究所)、霍姆斯“化学武器库”及邻近的叙军指挥所。与此同时,助战的英法空军战机以及法国海军战舰发射了“风暴阴影”和MdCN巡航导弹,攻击了叙共和国卫队第105旅的营房和多个空军基地,驻这些地方的部队被英法形容为“使用化学武器的惯犯”。
特朗普政府坚称叙利亚多次使用化学武器,突破了政策底线,还援引美国宪法第二条,说自己的行动是“为了捍卫美国利益的自卫行为”。这不禁让人想起1998年的12月17日,美国以“萨达姆政府阻挠联合国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核查”为由,在未经联合国授权之下,拉上英国一起对伊拉克发起所谓“自卫性空袭”。2003年,美国还曾把一试管洗衣粉说成是萨达姆发展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证据”,和英国联手发动伊拉克战争。
这次空袭过后,叙利亚军民没有被吓倒,而是自发走上街头游行抗议,支持总统巴沙尔·阿萨德,电视台也在新闻节目里反复播出红色标题:“这就是侵略!”同一天,美国数十座城市大批民众走上街头举行示威活动,抗议特朗普对叙军事打击。美国民主党参议员凯恩称其行动“鲁莽”和“非法”。在特朗普所属的共和党内,众议员托马斯·麦西直接称其“违宪”。
十足的“战术欺骗”
叙利亚处于北约势力的半包围之下,虽有俄军支持反恐,面对蓄意“拉偏架”的西方国家,仍力有未逮。美国参联会办公厅主任肯尼斯·麦肯齐把这次美英法联合打击形容为“精确、压倒性和有效的”。
美国《纽约时报》评论说,与特朗普去年下令发动的那次空袭相比,这次的行动更加有力——这一次,目标不是一个,而是三个,需要的武器达两倍之多。但只局限于一晚——至少目前如此;并且专门针对化武设施,避开了俄罗斯的士兵和军事基地。
从地图上看,叙利亚北面有土耳其的因契尔利克空军基地,西面地中海上有美国军舰和英国驻塞浦路斯的阿克罗蒂里空军基地,西南面是宿敌以色列,而东南部则是大批欧美战机进驻的约旦和卡塔尔军事基地。至于东面的伊拉克,尽管它与叙利亚是友邻,但该国根本没有空防可言,美国主导的国际反恐联盟空军如入无人之境。
综合西方媒体的消息看,美英法联军采取东西夹攻的行动方案。从卡塔尔乌代德基地起飞的美国空军B-1B轰炸机在叙伊边境的塔内夫沙漠上空发射JASSM-ER导弹。在红海活动的美国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蒙特雷”号和伯克级驱逐舰“拉布恩”号也发射了“战斧”导弹。英法方面,英国皇家空军从塞浦路斯起飞四架狂风战斗机,在地中海上空同法国空军的四架阵风战斗机会合,它们一齐向叙境内目标发射了16枚“风暴阴影”巡航导弹。法国三艘阿基坦级驱逐舰也从地中海上发射了数量不详的MdCN巡航导弹,美国“乏味战争”网站估计,英法合计发射了约50-60枚巡航导弹。
鉴于不久前叙防空军曾击落过以色列的F-16I战斗机,叙岸防部队还有两套俄制K-300P“堡垒”岸舰导弹系统,加上不清楚入叙俄军部队集群的S-400、S-300V4地空导弹营是否干预,美英法的机舰都选择了“防区外打击”模式,利用巡航导弹的射程优势实施“远程斩首”。值得注意的是,美国五角大楼起初说将由停泊地中海的军舰发起第一波导弹攻势,可实际开火的却是待在红海的军舰,十足的“战术欺骗”。
这次攻击也暴露出美国与欧洲盟友在战力方面的巨大落差。由于“战斧”导弹射程超过1500公里,美军在规划进攻路线时有很大自由度。可英法就没那么幸运了,像英军依赖的阿克罗蒂里基地距叙利亚赫米梅姆基地才200公里远,那里的俄军S-400哪怕不开火,也能及时发现敌情,并传递给叙军。而且机载的“风暴阴影”导弹只有500公里射程,为此英法战斗机不得不采取起飞后先转向西南,与叙利亚海岸拉开距离,射出导弹后立即俯冲回转,低空撤离返航。至于法国驱逐舰,也考虑到俄海空军介入的因素,选在塞浦路斯附近水域发射MdCN巡航导弹,以保证绝对安全。
双方各执一词
回顾叙内战七年,西方国家拿“化武攻击”为由动武已有多次。“去化武”在成为各方共同诉求的同时,也是各自手上的筹码。有评论说,只要叙利亚还有存放化武的可能,“发生化武袭击,互相指责,无果而终”的循环就会一直上演。
一个引发质疑的证据是,大马士革郊区的国家科研中心被炸后,在现场救援和围观的叙利亚军民都没有任何防护措施,也没有出现中毒现象。其他几个遇袭地点也没有化学武器泄漏的报道。而在2014年,叙利亚已按照联合国禁止化学武器公约,将全部化学武器交给有关国家销毁。
在西方国家“群殴”叙利亚之际,世界的目光还紧盯另一个重要角色——俄罗斯。之前特朗普扬言要动用“聪明导弹”的话后,俄罗斯也警告“不管什么样的导弹都要拦截”。
俄军总参谋部作战总局第一副局长波兹尼希尔4月11日表示,一些常在反政府武装组织内活动、头戴白盔的所谓“救援队”在杜马导演了一场“化武袭击”并炮制了所谓的视频证据。俄方邀请相关国际组织代表到事发现场调查,将为此提供所有便利。俄罗斯杜马国防委员会第一副主席亚历山大·谢林甚至称,美国对叙利亚发起军事打击违反国际法,是对叙利亚的“侵略”。
不过,这次对叙空袭中,叙境内的俄制防空系统只能说部分奏效。俄罗斯红星电视台援引国防部的消息称,西方军队的导弹全程未进入叙俄军防区,因此位于赫梅米姆基地和塔尔图斯技术保障站的俄制S-400、S-300V4系统均未开火,但叙防空军利用各种俄制地空导弹进行了有效抵抗。
对于叙利亚到底击落了多少来袭导弹,美俄可谓各执一词。
叙利亚官方媒体报道称许多导弹已被拦截,叙利亚总统巴沙尔的推特上还同时发布了一段视频,显示他照常出现在了办公室。据叙官方通讯社报道,环绕大马士革的S-125“伯朝拉”、S-200“安加拉”、2K12“立方”、“山毛榉”和3K33“黄蜂”防空系统密集射击,击落13枚侵入的导弹。俄总参作战总局局长鲁茨科伊中将则透露,俄军捕捉到103枚导弹侵入叙利亚,其中71枚被击落:射向杜马尔空军基地的12枚导弹全被击落;射向巴里埃尔空军基地的18枚全被击落;射向沙伊拉特基地的12枚全被击落;8枚飞往废弃的梅兹空军基地的导弹中,5枚被击落;飞向霍姆斯的导弹中有13枚被击落。
美国方面则说,包括防空导弹在内的叙利亚反制措施大部分是在联军导弹击中目标后才发射的。“叙利亚武器没有对我们所做的任何事情产生影响。”美国参联会办公厅主任肯尼斯·麦肯齐说,叙利亚防空系统在联军最后一枚导弹击中目标后,共发射约40枚地对空导弹。总的来说,叙军防空系统“在所有方向都显得效率低下”。
根据公开视频,叙军发射的地空导弹均进行了爬高,之后在中空拦截,并未出现俯冲拦截低空目标的迹象,说明西方发射的多数巡航导弹并没有采取常见的超低空掠地飞行。
虽然美俄关系冷淡,但“擦枪走火”的事谁都怕摊上。考虑到俄军在叙利亚多地部署有人员和装备,为避免误伤,2017年美国空袭叙利亚沙伊拉特基地前曾明确向俄方通报攻击时间和目标。这一回,美国人变换方式,通过民航安全通报让俄方知晓空袭即将到来。因此俄军先是疏散了塔尔图斯港内的舰艇,还将叙空军最宝贵的几十架米格-29SMT、苏-24M2主力飞机转移到反导能力最强的赫梅米姆基地。
进入残局的棋
“全中!再没有更棒的了,任务完成!”美英法导弹急袭结束后,美国总统特朗普又一次更新推特,看上去就像打赢了一场高尔夫球赛。美英法政府宣称,百枚导弹准确击中叙利亚化学武器设施,“这将大大改善叙利亚的人权情况”。
特朗普曾在4月4日的推特上表示要撤出驻叙美军,以节省开支。此言一出,舆论误以为美军将抬腿走人。但借着“化武”事件的催化,特朗普在摇摆多天后终于决定对叙打击。外界普遍认为,特朗普已与军政鹰派绑在一起,决心在叙利亚保持长久存在。不过,法国总统马克龙15日参加法国BFMTV电视台直播时透露,是巴黎劝服华盛顿“长久地”留在叙利亚。“十天前,特朗普总统称,美国打算放弃在叙利亚的义务,我们说服他留在那里。我们还说服他把打击限于化武设施。”
随着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在叙利亚的大本营从形式上被摧毁,西方在叙利亚的“代理人”就是两个,一是盘踞东古塔和伊德里卜的自由军,二是幼发拉底河东岸的库尔德武装。叙政府军收复东古塔沉重打击了自由军,加上自由军的补给线主要掌握在和欧美不睦的土耳其手里,西方的扶植重点基本转移到库尔德人身上。
目前土耳其占领库尔德“飞地”阿夫林,美法不顾北约盟友的情面,不惜派兵进入库尔德孤城曼比季,就是避免库尔德的基本盘有失。值得玩味的是,就在美英法联合打击叙利亚行动完成后不久,土耳其外交部发表声明,对美英法的军事行动表示支持。就在4月4日,土耳其还同俄罗斯、伊朗一起在首都安卡拉举行三方峰会,共同商讨叙利亚进程。在土耳其政治分析人士来看,看似前后不一的表态,反映出土耳其意欲在美俄之间寻找利益平衡。叙利亚问题上,土耳其虽同俄伊共同参与解决,但在库尔德问题以及对于巴沙尔政权的支持方面,土耳其和后者分歧明显。
美英法空袭过后,4月15日,巴沙尔会见来访的俄议会代表团时,谴责西方对叙利亚主权的践踏,是对国际法的侵犯。但叙政府很清楚自己的反击能力有限,俄罗斯才是叙战局走向的关键因素。俄罗斯《独立报》指出,美英法采取扩大代理人战争规模的措施,强化库尔德武装的战斗力,必要时直接打击叙政府军,但适当保持与俄罗斯的距离,将叙利亚按照“南斯拉夫模式”肢解,不失为当前形势下的“最优解”。
从现状观察,西方阵营的步调大体按照这一思路设计。首先,美国积极利用油价打击俄罗斯的“软肋”——能源出口导向型经济,削弱其支援叙利亚战争的能力。其次,动用多种手段削弱俄罗斯支持的叙政府军的“续战”能力。就在美英法动手前,4月9日,以军率先对驻有伊朗军人的叙利亚T-4基地进行“导弹斩首”,形同试探叙军防空能力,并观察俄罗斯、伊朗等国的反应。
但想让巴沙尔政权就此屈服也不易——作为国家合法代表的他已在俄伊的援助下挺过最危急的时候,况且还掌握地中海沿岸及全国交通骨干网,因此不会放弃既有政治地位。
库尔德控制区(罗贾瓦)作为西方的基本盘,会牢牢占据幼发拉底河东岸,成为牵制叙利亚、土耳其甚至伊拉克的筹码。至于叙利亚两大强邻土耳其和以色列,前者所占据的阿夫林短期内不会归还,还会力挺受其控制的伊德里卜自由军,维持叙境内的“力量均势”;后者会加紧在大马士革南部德拉河谷实施渗透和影响,从南方牵制叙政府军,从而让大马士革更难对以色列控制的戈兰高地提出主权声索。
“叙利亚像是一盘进入残局的棋,”俄联邦委员会国际事务委员会主席康斯坦丁·科萨切夫评论称,“许多人急忙在结局保留对自己有利的阵地,以便从这些阵地影响叙利亚政治调解进程。”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