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返乡创业带动农村发展 孕育中国经济新希望
2018/04/05 | 作者 《南华早报》,节选 2018.3.18 | 收藏本文

冬日里一个干燥寒冷的清晨,在中国北方寂静的村庄玉津(音),两个年轻人正准备开始工作。他们的工作是销售当地种植的水果和蔬菜。今天要销售的是从邻村采摘的石榴。在像这样一直以务农作为唯一收入来源的农村贫困地区,与邻居们一起干活是很自然的事情。而对男人们来说,充分利用手头的资源则是他们的本领。他们所需要的只是一筐石榴、一排灯和一部手机。
“你好,宝贝儿,我们开始吧,”其中一个名叫“小帅”的男子对着手机说。小帅是一名主播,他的工作是在网上推销农产品。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观众登录小帅的视频直播频道观看他兜售当天的水果。这一次,小帅向观众们演示了一种简单有效的剥石榴方法,并向他们介绍了这种水果对健康的好处。他还和观众们聊天,鼓励他们购买。许多观众接受了他的建议,去找小帅的同伴徐鹏飞(音)下单。徐鹏飞是一家网店的老板,而小帅推销的正是这家网店的产品。
小帅和小徐的经营规模或许不大,但他们所参与的工作却代表了中国经济一个巨大的新希望。他们俩以前都是农民工。在城里打过工之后,他们回到了家乡,以农村创业者的身份开启了新生活。他们代表了一种新的人口流动趋势——农民工返乡创业。北京希望这一趋势能够帮助实现经济再平衡,摆脱对蓬勃发展的城市的依赖。
多年来,中国的农村劳动力一直在离开落后的家乡,到城市寻找新的生活。2016年,全国农民工数量达到2.82亿。每年春节都能够看出这种人口流动的规模——春运40天的全国旅客发送量达到约30亿人次,其中大多数是返乡探亲的农民工。虽然这种人口流动造就了超大型城市,推动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它也产生了负面影响,令城市人满为患,而一些落后的农村仍然贫困。
返乡创业者的出现给北京带来了希望——人口的反向流动也许正在加速。据中国农业部统计,像小帅和小徐这样的返乡创业者现在已经达到500万左右。与此同时,中国农村也出现了大量新机遇。由于政府投入了数以十亿美元计的资金来扩大互联网覆盖面和新建高速公路,中国农村与其他地区的联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紧密,这使得农村居民更容易创业和接触到距离更远的客户。
政府的统计数据显示,在所有返乡的农民工中,有半数都在从事某种形式的电子商务业务,不管是像小帅这样销售农产品还是提供其他相关服务。经济学家认为,中国迫切需要这种新型创业者。他们不仅带回了在城市里学到的技能,还给那些除了低收入农业工作之外几乎没有任何机会的地区创造了就业机会。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崔传义说:“(返乡农民工)已经成为缩小中国城市与农村、沿海和内陆之间差距的主要推动力。中国未来的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些欠发达地区。”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