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日本恩怨趣闻
2018/03/05 | 收藏本文
摘要:日本殖民朝鲜时期,朝鲜社会不得不出现众多歌颂日本天皇的文艺作品,但朝鲜文艺创作者们见缝插针塞入不少能培养民族主义精神的元素。一个颇让今人哭笑不得的惯用创作套路是:坚毅不拔的韩国男人总能征服柔情似水的日本女人的内心,小说、电影和戏剧里常常出现这般情节。
日本殖民朝鲜时期,朝鲜社会不得不出现众多歌颂日本天皇的文艺作品,但朝鲜文艺创作者们见缝插针塞入不少能培养民族主义精神的元素。一个颇让今人哭笑不得的惯用创作套路是:坚毅不拔的韩国男人总能征服柔情似水的日本女人的内心,小说、电影和戏剧里常常出现这般情节。
不过,这在当年是符合日本统治者“内鲜一体”大方针下倡导日朝通婚的。朝鲜报纸、杂志的新闻图片酷爱全家送子参加“皇军”的主题,身穿传统韩服的女孩们使劲挥舞日本国旗,父亲总是饱读经书的儒士形象,并戴着朝鲜传统斗笠,骄傲地站在即将离家远行的儿子身边。有作家号召年轻同胞,“表现身为日本公民的忠诚与韩国之子的气魄”,要奋不顾身加入反对美国人的“圣战”。
二战后,韩国社会浸入长年的反日狂热里。韩国电视上不出现一句日语,不让日本歌手登台表演,不放映日本电影。韩国人拍摄的影视剧里,日本人必定是丑陋、卑鄙的丑角,或者说丑角就长着典型的日本坏人的面孔。
这一切在1988年汉城奥运会后获得根本性改变,日本科幻电影《孔雀王》于1989年在韩国上映,成为战后第一部在韩国上映的日本电影。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