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巴以间成功扮演“斡旋者”
2018/01/15 | 俄罗斯卫星网,节选 | 收藏本文
摘要:中国外长王毅在2017年12月22日举行的巴以和平人士研讨会中强调,支持“两国方案”,支持建立以1967年边界为基础、以东耶路撒冷为首都、拥有完全主权的、独立的巴勒斯坦国,并呼吁重新恢复巴以对话,将问题返回到谈判的轨道上。
中国外长王毅在2017年12月22日举行的巴以和平人士研讨会中强调,支持“两国方案”,支持建立以1967年边界为基础、以东耶路撒冷为首都、拥有完全主权的、独立的巴勒斯坦国,并呼吁重新恢复巴以对话,将问题返回到谈判的轨道上。
对此,俄罗斯科学院现代意识形态发展研究所副所长伊戈尔·沙特洛夫指出,期待北京会议能有什么突破是不现实的,但将各方劝到谈判桌旁却是极为重要的事情。他们都认同中国在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成功地扮演斡旋者身份。
沙特洛夫认为,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对以色列和巴勒斯坦来说都极富吸引力,因此中国在中东地区的全球玩家角色将与日俱增。现在,中国在巴以冲突中的新斡旋者身份与传统的中间国有不同之处,显然中国不仅仅是斡旋方,而且是与美俄类似的三巨头之一。目前,中国在外交领域活动积极,但同时并未忘记经济利益。将冲突方经济利益彼此捆绑的方式是有实际作用的,中国将在此方向向前推进,比如完全可以通过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建海上和陆路丝绸之路,该项目要比劝说巴以双方坐到谈判桌旁的方式更具影响力。
他认为,北京解决巴以危机的新方式即除外交之外所采取的经济合作方式,对于双方来说都是值得重视的好建议,其中包括建设港口基础设施,在外巴勒斯坦地区推出物流项目,这些都是中国对中东巴以进程所能做出的贡献。此外,中国并非仅为自己在本地区追逐经济利益,同时,作为负责任的大国还负责维护秩序。
俄罗斯科学院东方学研究所的专家鲍里斯·多尔戈夫称,早前,中国也一直寻求在中东地区扮演斡旋者的身份,这符合其作为石油天然气进口大国的利益。中国对本地区的兴趣只能增长,而且北京有了更多的斡旋能力,中国努力在世界政治、在国际和中东地区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