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版“嵌入式”的“一带一路”
构建“大通道、大通关、大平台”
2018/01/15 | 作者 郭天力 | 收藏本文
摘要:冬日的朝阳里,一艘艘轮船在湘江东西两岸高楼的掩映下往来穿梭,偶尔一两声汽笛传来,似乎在讲述湘江黄金水道的繁华。

摄影 余劭
冬日的朝阳里,一艘艘轮船在湘江东西两岸高楼的掩映下往来穿梭,偶尔一两声汽笛传来,似乎在讲述湘江黄金水道的繁华。
长沙霞凝港集装箱码头上,高大的龙门吊在货场轨道上来回移动,将码垛上的集装箱精准地装上大卡车。码头上,龙门吊将堆场上的卷钢装上货船。装货、卸货,整个长沙港码头一派忙碌。长沙港副总经理辛华对《凤凰周刊》记者说:“到了晚上,长沙港已建成的一二期港口上灯火通明,宛如白昼,装卸货最为繁忙。浏阳烟花、汽车零部件、肉蛋奶制品……长沙港的货源极为丰富、充足,仅2017年一季度的港口吞吐量就超过2012年全年, 2017年1-11月货物吞吐量达650万吨,同比大幅增长36%,长沙港正在朝着千万吨级内河大港阔步迈进。”
望着正在紧张施工的三期码头,辛华踌躇满志地说:“得益于长沙和周边地区工业的成功转型升级,长沙港正在变成真正意义上的黄金码头,湘江黄金水道将释放出更大的潜力。长沙港与铁路、陆路乃至空运,都已形成完善的多式联运协同系统,带动周边物流公司的快速集聚。货物从长沙港出发,可以顺流北上直达长江,通过上海港运抵全球各地。长沙将在‘一带一路’中发挥重要的节点作用。”
通过湘江,长沙被嵌入长江黄金水道和长江经济带体系中;长沙制造业与发达的水陆空交通体系互为依靠,互相支撑,这个“不靠海、不沿边”的中部城市,形成可通江达海、跨越欧亚、飞驰九天的立体交通网络,紧密嵌入“一带一路”,成为大国战略中的重要一环。
正因为此,长沙在整个华中的交通物流中正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与地缘相近、人文相亲的兄弟城市武汉组成“华中双核”,拱卫华中不致塌陷。自此,北有京津冀都市圈,南有粤港澳大湾区,中部则有武长隆起带,整个京广交通大动脉上,三大高地共同擎起中国南北经济脊梁。
而与周边长江经济带上的省会城市和粤港澳大湾区的协同发展中,长沙依托坚实的制造业和极高外向度的经济布局,在“一带一路”中扮演着夯实基础的独特作用。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实施,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发展中将烙上更多鲜红的中国心、长沙印。
立体交通网擎起华中新门户
时间闪回到1998年,地点在印度尼西亚勿里洞岛海域。一家德国的打捞公司在这里打捞出一艘中国唐朝时期的沉船。这艘由中国出发的阿拉伯商船未能抵达其目的地西亚和北非,不幸中途倾覆。经过清点沉船遗物发现,船中保存着6万多件中国瓷器,其中5.6万件均为长沙城北25公里的铜官窑出品。
唐朝时的长沙,延续着西汉大学者贾谊开创的学问风骨,形成南国特有的湖湘文化,岳麓书院的千年文明正在这里蕴蓄。这里的瓷器匠人将中国书画艺术与瓷器烧造工艺完美结合,创造出唐朝三大名窑之一的铜官窑,他们还将大量神秘的西亚文化符号写进瓷器。那时的烧造艺人们已尽力满足异域消费者的审美趣味。不同风格的瓷器征服了跨国采购商人苛刻的需求,长沙成为古代全球贸易的重要一站。
时光流转,而今的中国已通过“一带一路”倡议,在全球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设中展现中国智慧。2017年5月1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饶有深意地讲道:“我们的先辈扬帆远航,穿越惊涛骇浪,闯荡出连接东西方的海上丝绸之路……在印度尼西亚发现的千年沉船‘黑石’号等,见证了这段历史。”
从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到当代的水陆空三位一体交通体系的突飞猛进,长沙在近年来的中部隆起中再次找回盛唐时连通四海的壮志雄心。
在长沙市第十三次党代会上,长沙制定了建设国家智能制造中心、国家创新创意中心、国家交通物流中心发展战略。近些年,长沙的国家交通物流中心城市建设突飞猛进,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的世界“媒体艺术之都”称号也证明长沙的文化影响力,在与同级别城市的竞争中毫不逊色。
一位长沙交通系统官员语气笃定地说,靠着长沙人“敢为人先”的拼劲儿,我们要用事实证明,湘江北去的长沙,在交通建设方面并不落伍。
长沙不沿海、不沿边,却成为沟通沿海和沿边省市的桥梁。在2017年国务院发布的《“十三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及,重点推进长沙国家级综合交通枢纽建设。长沙,从曾经的区域级一跃成为国家级交通枢纽,这是国家层面对长沙交通地位的重新定位。在国家发改委对“一带一路”中国各城市定位中,长沙也被定义为八大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之一。长沙之所以拥有和“一带一路”西部起点、西北门户城市西安等量齐观的地位,与长沙近年来矢志不渝谋求交通突破的努力不无关系。
不用说中国第一条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低速磁悬浮铁路在长沙铺就,将机场和火车站连接一起是多么便捷和“洋气”;不用说30分钟城际铁路将长株潭三市快速相连,三市协同发展是多么融洽,单单历数长沙在水陆空三个交通形态的进步,便可以感受到长沙在谋求交通先行方面的长远目光和超前规划。
2016年12月8日,长沙黄花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2000万人次,比中部第一大城市武汉提前9天,在总量方面,跻身中部第一航空港。2017年5月,长沙建成黄花综合保税区,成为全国第七个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
2016年12月28日,沪昆高铁全线通车,长沙高铁“朋友圈”从京广高铁进一步扩散到长三角和西南边陲。随着以昆明为起点的中泰铁路建设,长沙高铁可以通达中南半岛的时间已指日可待。此外,渝(重庆)长(长沙)厦(厦门)高铁建设也在加速推进,“米”字形高铁网络很快成型。长沙成为勾连西南和东南重要城市的纽带,长沙的高铁“朋友圈”将日渐广阔。
受制于长沙新港现有港口规模,长沙新港吞吐量迫切需要打造新的增长极。眼下,长沙新港三期工程正在昼夜不停施工,一旦建成,将极大提升港口的装卸货能力,港口吞吐量也将呈现跨越式发展,目标直指1200万吨,届时,长沙港将迈进千万吨级内河港口城市俱乐部。
长沙市交通局局长胡岳龙说:“长沙只有全面推动交通物流业提质融合发展,尽快建成中部地区最大最便捷的交通物流中心,才能从根本上发挥好‘一带一路’首位城市的区位优势,实现加快崛起。”
来到长沙,不管是凌空的高架桥还是便捷的地铁网,横跨滚滚湘江的座座大桥,抑或地底穿江而过的隧道,都会让人忍不住赞叹,“长沙真好,不愧是中部门户城市!”
1100年前的经济开放、文化自信的海上丝路精神,依然在长沙人血管里延续。长沙也通过巩固交通优势将自身发展嵌入“一带一路”,在全球新一轮公共治理大潮中输送长沙智慧。
发达物流体系串起国际朋友圈
发达的交通与发达的物流相伴而生。在距离霞凝港不远的传化公路港,一期工程刚刚完工,物流配送中心、司机之家、多个汽车4S店和物流信息交易大厅已进入实战模拟状态。该公司负责人唐一平介绍,长沙公路港项目类似功能完善的门户网站,只不过面向的是物流从业者,这里有关于物流和物流从业人员的一切,从信息交易、宾馆住宿、汽车买卖和修理,乃至于汽车金融,关于物流业从上到下的所有问题,都可以在公路港内解决,“公路港成为物流的流量入口。”
“公司在选择华中总部时,本来优先选择的是另外一个重要城市,但是最终还是被长沙的潜力所吸引,落户到长沙北部地区。这里,西有长沙新港和长沙北站,东有长沙黄花机场,而沟通三者的道路体系均十分发达,需要转水运、铁路和空运的都可便捷抵达。”唐一平说,以公路港为依托,小而散的物流园区将被逐渐整合进来,不仅优化城市功能分区,而且将大大节省物流时间,缩小物流成本。“可以说,货物从公路港起步,经过多式联运,最终运抵全球各地。”
如果说公路港是货物的起步,那么湘欧快线的成功运营则证明了长沙在“一带一路”中具备中部门户的优势。2014年10月,湘欧快线的第一条线路“长沙-汉堡”线路实现首发。2015年以来,由于货源持续快速增长,当年11月就出现“爆仓”,货运班次由一周一班加密到一周两到三班。
“长沙-汉堡”班列的成功运行让湘欧快线的运营方看到了“一带一路”的潜力。从长沙始发的列车,可以抵达欧亚大陆上越来越多的重要城市,如波兰的华沙、马拉舍维奇,德国的汉堡、杜伊斯堡,俄罗斯的莫斯科,乌兹别克斯坦的塔什干等等。2017年12月,湘欧快线又增设通往伊朗德黑兰的班列。
除了实物的物流,几个从阿里巴巴等知名公司走出来的创业者聚集在长沙市高新区信息产业园内,用互联网联通全世界。一家名为“福米科技”的公司在2017年5月获得1亿元A轮融资,投资者中闪现小米科技创始人雷军的身影。
这群平均年龄在25岁上下的年轻人,以金融科技服务全球二级市场及个人投资者。至今,他们已收获700万忠实海外用户,其中相当比例分布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一个横跨欧亚大陆的水陆空交通网,编得日渐密实,长沙美名,也在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往来中传播得越来越深远。与全球市场的沟通中,长沙人的热情、诚挚,帮助他们拉近了与世界的距离,从官方到民间,长沙市的国际交往能力实现质的提升。
长沙市外事侨务办公室主任郑力虎表示,长沙市与29个国家的47个城市缔结为友好城市或友好经贸合作城市。与“一带一路”8个沿线国家的9个城市建立正式官方联系。
“最新的朋友是白俄罗斯的莫吉廖夫市,该市是白俄罗斯现任总统的家乡。在莫吉廖夫市建城750周年的系列活动中,长沙特色商品展在莫市成功举办,23家长沙企业准备的商品被当地民众抢购一空。”郑力虎说,白俄罗斯的优质乳制品和其他特色农产品也将通过湘欧快线运抵长沙,丰富长沙人的生活。
郑力虎说,2017年对长沙来说是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老挝驻长沙总领事馆成功设立,是长沙第一个外国总领馆,实现了“设领”零的突破。“数十万湖南人在老挝务工,他们渗透进老挝生活的方方面面,与当地民众相处和谐。老挝外交部长沙伦赛·贡玛希曾说,湖南人和老挝人性格差不多,合得来。把总领馆设置在长沙,可以说是必然之举。”郑力虎介绍,在长沙长住的外国人已有一万多人,而越来越多的长沙人也在走出去的路上。
“2017年,应白俄罗斯的邀请,中白产业园将正式投建,这是长沙企业海外投资设厂的里程碑式事件。”郑力虎告诉记者。
将自身嵌入“一带一路”的长沙,国际交往能力也愈加从容。东亚论坛、2017世界足球论坛等重要的国际性会议接连成功举办,长沙的接待和组织能力让与会各国代表刮目相看。长沙,这个曾经国际知名度不高的内陆省会城市,通过在“一带一路”中的实战练兵,已然成为这一倡议中的平台型和门户型城市,在国际舞台上长袖善舞,挥洒长沙魅力。
创意湘军助力“长沙制造”
为长沙赢得交通枢纽地位和海外美誉的,不只是长沙区位、辣妹子,更有长沙新材料、机械制造业、信息产业和长沙文化产业的异军突起。这些雄厚的产业是支撑长沙嵌入“一带一路”、并在这一倡议中大放异彩的根基。
“一带一路”倡议中,基础设施建设是重点。参与基础设施建设的,往往以国企、央企打头。但在长沙则有不同,有深厚实力的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一起冲锋在前,共同担起为行业铺路的重任。以三一重工、中联重科为代表的机械湘军是其中的典范。
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中,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商业文化,但在公开竞争中秉持的原则是一致的,即公平竞争,没有哪一方会受到特殊待遇。中国有句俗话,“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能否在国际竞争中取胜,只能靠品质和服务。
三一重工副总裁、国际部总监周万春深有感慨地向记者表示:“从一定意义上讲,你的产品不仅代表一个企业的品质,甚至是一个国家的品质。所以,拿出有核心竞争力的拳头产品,去国际市场上竞标,是为企业争效益,也是为国争荣誉。”
周万春说:“几年前,科威特石油城基建项目很多,需要大量挖掘机,但是因为一家中国企业挖掘机进场施工后质量出现问题,导致石油城工地甚至向中国制造亮起红牌。后来,他们试用了“三一”的产品后,赞不绝口,很快改变了对中国制造和中国的负面印象。”
怎么才能提高制造业的竞争力?周万春的理解是,通过智能装备优化从设计、制造到服务的全部流程。“我们研制的多款挖掘机大大简化了操作难度,一个毫无挖掘机操作经验的人,学3分钟就可以直接上手操作;驾驶室空间人性化设计,在车内操作机械很舒服,一改此前人们对这种机械设备‘傻大黑粗’的固有印象。很多挖掘机、压路机甚至还可以像操作遥控小汽车一样,在车外通过遥控操作车辆。”周万春说,智能化改造后的三一设备,经常出现一机难求的热销局面。
周万春说,以2017年数据为例,在印尼的销售量超过2000台,同比增长超过100%;在科威特的销售额是3个亿,同比几何指数式增长;在卡塔尔,销售量同比增长好几倍。在整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三一的销售量同比增长超过50%,“现在,只要在中东等基建需求迅猛的城市走上一圈,开车不出5分钟,就可以看到带有‘三一’LOGO的机械设备在施工现场。”
俄罗斯萨彦·舒申斯 克水电站是俄罗斯最 大、世界第六大水电 站。三一重工设备所 具备的发动机低温启 动、低温液压油等专 业技术,适应了俄罗 斯冬季超低温施工的 苛刻要求。
“因为好些铁路等大型基建项目还处在前期协议中,一旦落实,对重型机械的需求将再度爆发,我们非常看好‘一带一路’市场的前景。当然,“三一”会以品质打天下,在与欧美制造同场竞技中,让长沙制造展现独有魅力。”周万春对未来信心十足。
通过长沙的物流体系输送出去的,还有本地特有的浏阳烟花。浏阳,这个长沙下属的县级市,早已以“世界烟花之都”的美誉享誉全球。长沙人以科技手段为依托,大力改造传统烟花业,创造出更加环保、科幻、迷人的烟花产品。当浏阳烟花在迪拜哈利法塔、在纽约哈德逊河畔腾空而起时,在空中绽放出的刹那芳华,释放出夺人心魄的力量,这种独特魅力在世人的眼中和心里都产生了强烈共鸣。世人领略到的烟花之美,也证明长沙人用创意征服了世界。
长沙市发改委副主任胡圣国说,长沙的产业集聚速度之所以能在同类型城市中拔尖,其中关键便是创新创意。“创意湘军”分布在各行各业,不只是文化行业,他们用创意不断突破行业束缚,产品的创新附加值因之提高,也逐渐拉大了与同行业的差距,引领行业发展步伐。在“一带一路”倡议持续深入之下,长沙从唐朝时输出美轮美奂的瓷器,到现在输出高精尖的机械设备等工业品,虽然输出的是器物,但实际上也在输出长沙人对文化的理解。在与异域文化的交融中,打上我们自己的长沙印记。
“让世界记住长沙的精彩!”采访中,不断有人向记者讲述,快乐的长沙人愿与世界同乐,他们说,与世界共享美景、美食和美物,是他们对“一带一路”最质朴的理解。
长沙,正以全球视野,集纳国际智慧,加速打造“大通道、大通关、大平台”,乘着“一带一路”倡议的东风扶摇而上,实现中部幸福大都会的新飞跃。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