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美国重建不能没有中国
2017/12/05 | 阅读次数:1313 | 收藏本文
美国《财富》网站
2017.11.15
唐纳德·特朗普总统立誓要为数百万名美国蓝领工人创造新的、高薪的就业机会,主要通过仍然大体上不明确的由政府和企业注资1万亿美元建设美国基础设施的计划来实现。他承诺将设立“重建国家”的项目,由“美国工人和美国劳动力”施行。想法很不错,但有一个重大的问题——没有足够的美国资本来雇佣实现这个愿景所需的全部美国工人和美国劳动力,这些资本可能来自大家都想不到的地方:中国的私营部门。
即使美国的私营部门注入大量资金——假设运行不正常的授权体系得以大大简化——美国也不能在接下来的几年内整合出足够的资源在基础设施投资方面取得可察觉的进展,据估计基础设施投资需要4.5万亿美元。这就是中国可以发挥作用的地方。
一些人可能以安全、经济为理由怀疑中国投资的可行性,但安全障碍很容易扫除。外国在美投资委员会是主要负责审核外国在美投资的跨部门政府实体,该委员会负责管理的仅为外国投资者寻求控股(尤其是大多数控股)投资对象的情况,把中国私营部门向美国基础设施的投资设置为贷款可以抵消这方面的担忧。
但对中国的私营投资者来说,投资美国基础设施项目有商业吸引力吗?有。尽管基础设施项目确实收益不高,一般都在个位数的百分比,但这类项目和收益有理由对潜在的中国投资者具有吸引力。对这些潜在投资者来说,相比已有的投资组合,基础设施市场既多样化又稳定,除此以外,中国投资者认为这种投资有双重的最终赢利:一方面,可以帮助建立在政治上更加可持续的中美经济伙伴关系;另一方面可以转变美国对中国的看法,从抢夺就业机会的国家变成创造就业机会的国家。
而在政治方面,对这类倡议最明显的批评是:这相当于美国被中国收买。这种批评唯一的问题是,如果按照本文提出的愿景,不卖任何东西。更确切地说,中国私营部门的贷款与其他资金一起,将让美国工人和美国劳动力回到建造道路、铁路和港口的就业岗位上去,身处所有层级的人以及两党的政治领导人都将从这种安排中受益。
(戴维·J·法尔斯坦)
相关报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