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圆珠笔崛起
2017/02/25 | 《朝鲜日报》 节选/2017.02.06 | 收藏本文

年初,有关“中国开发出中国产圆珠笔笔芯”的报道接连不断。在韩国可能觉得“圆珠笔芯开发有什么了不起”,但在中国并非如此。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015年12月曾批评过,“中国的企业为什么不能生产出像样的圆珠笔?”让这件事成为了全民关注的话题。
中国每年生产400亿支圆珠笔,是占据全世界供应量80%的圆珠笔生产大国。但由于没有圆珠笔芯的核心技术,90%需要从日本、德国等国家进口。中国是年产量8亿吨的世界第一钢铁大国,却生产不出制造圆珠笔芯所需的高强度不锈钢。
中国政府执着于努力开发圆珠笔芯。2011年将圆珠笔国产化作为重点项目,投入了6000万元预算,项目开展由国有企业负责。中国最大的不锈钢生产企业、年产量1000万吨钢材的太原钢铁,开始着手于年产量只达1000吨的圆珠笔芯用不锈钢的研发工作。经过五年多的研发,太原钢铁于去年终于生产出了圆珠笔芯用2.3毫米厚度的高强度不锈钢。今年以来,圆珠笔制造商贝发集团开发出使用国产圆珠笔芯用不锈钢的100%国产圆珠笔。
中国产圆珠笔芯开发过程,可看作中国政府执着于国产化的一个案例。和国产化的成本相比,“中国产化”本身是更为重要的课题。一直以来,每当韩国商品在中国取得成功,最终往往难以保持优势。在洗衣机、空调、冰箱等家电用品和挖掘机等领域,韩国品牌在一度掌握中国内需市场后却被挤了出去。中国2010年后宣布要实现半导体崛起,截至2025年将投入一万亿元,这也势必会影响掌握着中国市场、“世界排名第一的韩国半导体”。由此来看,韩国未来需要拥有中国无法追赶的尖端技术,此外还要寻找到恰当的方案,而不是仅停留在摸索与中国共生的“与中国合作生产”的口号上。
(方显哲)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