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大家都能过个祥和年
2022/01/25 | 作者 周兼明 | 收藏本文
关于过年,鲁迅写过一篇短文,他大概是说,中国可哀的纪念太多,照例需保持沉默;即便是可喜的纪念,因怕有人乘机捣乱,也会受到防范遏制。有了这个前因,什么佳节都会落得被“绞死”的命运。只剩这过年,可资庆贺了。鲁迅调侃道,尤其是那整年的悲愤者和劳作者,更需要休息和高兴。那年春节,鲁迅称连放了三夜的爆竹,这成了他一年中仅有的高兴。
因为疫情,不少人过年前的心境,竟和鲁迅说的有些相近。本想在过年,索性放下一切,休息和高兴一番,哪知疫情防控之下,过年并不容易——春节前国内疫情仍呈现传播链条多、局部散发和小规模聚集等特征,疫情防控仍有很多不确定性,不少地区已发出“就地过年”的倡议。
很多人已经两个春节没回家了,今年怎么办?
2021年12月中旬,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发布会,专门就春节疫情防控问题回答了民众的疑问。国家卫生健康委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梁万年表示,春节期间是不是“就地过年”要基于风险研判,全国不能“一刀切”,各地应进行综合分析评估,因地制宜地出台相关政策。
梁万年表示,首先要从“分类”考虑,一些重点地区,特别是一些重点人群,要严格执行现行的防控政策,不能因春节而改变本来的防控策略。对高危人群,如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孕妇,还是倡导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出行和不必要的聚集。其次需做好“分区”,处于疫情中高风险的区域,还有特殊区域如口岸、边境等,及筹备重大活动的地区,比如北京,需继续保持相对严格的管控措施。其他地区则要做好风险评估,综合考虑风险的等级、个人的免疫状态、疫情形势,提出切实又有力度、精准又有温度的相关政策,切忌“一刀切”,要体现精准防控的要求。
虽然国家卫健委明确表示,不能搞“一刀切”,但因某些地方,习惯性地对政策层层加码,民众很担忧一些基层乡镇仍然搞“一刀切”,导致很多民众虽然来、去的地区都是低风险区,却如同2021年和2020年那样根本无法返乡,或返乡便会被长时间隔离。国内疫情控制得好,很大程度上和民众对防控政策的支持有关。大家都理解春运大量人员流动,极易带来疫情扩散的风险,但如果搞“一刀切”,让大量民众无法回家过年,显然也有把“好事办坏”之虞。让符合国家政策的民众有乡难返、有家难回,让一些可以正常生活的区域,总是生活在“非常态”之中,肯定不是疫情防控的目标。毕竟有很多民众,已经两个春节没有回家过年了。
防控疫情,重在科学,重在精准。国内近两年的防控经验,已让大部分地方政府找到了严密防控与保障民众正常生活间的平衡点。疫情可怕,但一些基层乡镇如果没有面对疫情的科学态度,将比疫情还可怕。所谓科学防治、精准施策,就是既要有对疫情大局的认知,更要有对当地情况全面准确的把握,只在这样才能实施精细化的管控,智慧地把握好民众返乡与科学监管之间的关系。一些乡镇,可以严控来自中高风险区及机场、码头、海关口岸等重点区域的人群,但对来自其他区域的返乡民众,则可以管理得宽松一些,只要有核酸检测就应放行。
某些乡镇搞“一刀切”,看似为了当地安全,其实是执政理念落后、治理水平低下的体现,另一种形式的懒政与不作为——在民众眼中,动不动就搞“一刀切”就是权力的滥用。各地在制定春节期间疫情防控政策时,既要有与本地民众的对话通道,也需要有与渴望返乡的民众间的对话通道,及时了解民众的心声,这样才有助于消除各种对当地政府的误会。疫情与经济下行,已对民众的生活构成了重压,希望基层权力能更多地在政策与法律的框架下实施防控,这也算各地政府送给返乡民众的一份春节大礼,别再伤了已异地漂泊了很久的游子的心。
那些不得不倡导“就地过年”的地区,当地政府、工会、企业也应出台一些政策或措施,让外地务工人员留下来也能过上一个欢乐祥和的春节,感受到家的温暖。春节期间,对身处异地的年轻人士,因大多餐馆歇业,不少服务机构也进入休假模式,如何能保证他们的生活质量,也是要求“就地过年”地区的政府和企业需考虑的事,多担负起一些责任,如有些食堂仍提供服务,很多生活保障岗位需增加春节运营的时间。总之,基层既是防疫的基本盘,也是治理的基本盘,如何整合好两者的关系,极为重要。
疫情重压之下,如何让民众过上一个祥和的春节,考验着每一个基层政府的治理能力。壬寅春节将至,期望这个春节各地基层政府能做得更好,让无论是就地者还是返乡者都能过一个快乐年。在这里,我们祝愿新春的神州大地四季平安、再无疫情!祝愿家家户户阖府安康!也祝愿您一帆风顺、吉祥如意!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