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陶宛军力盘点, 它为何求美国永久驻军?
2022/01/15 | 记者 陈祥 | 编辑 漆菲 | 收藏本文
最近一年不断在涉台问题踩线的波罗的海小国立陶宛,又在军事方面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
当地时间2021年12月13日,立陶宛国防部长阿尔维达斯·阿努绍斯卡斯前往美国五角大楼,会见了美国国防部部长奥斯汀。阿努绍斯卡斯向美国表忠心,直言立陶宛将在俄罗斯问题上紧跟美国的步伐,感恩北约在这个问题上“站在历史的正确一边”。
“立陶宛已成为该地区的民主灯塔。这包括接待流亡的俄罗斯和白俄罗斯反对派领导人,为其他盟友树立了一个重要的榜样。”奥斯汀投桃报李说,“白俄罗斯政权一直懦弱地利用非法移民,作为对抗立陶宛及其邻国的混合策略。与此同时,俄罗斯正在进行一场自己的混合行动。”
奥斯汀亦给出客人最想听到的承诺:“我们了解立陶宛面临的挑战,今天,美国再次与立陶宛站在一起。我们将继续合作加强立陶宛的武装力量。”
此前立陶宛总统吉塔纳斯·瑙塞达与美国总统拜登通话时,也主动邀请美国在立陶宛永久驻军,还称已花费700万欧元为美军建设了新的军事训练营,希望通过提供更好服务,说服美国将目前轮岗部署变为永久驻扎。
宾州陆军国民警卫队当了29年老师
美国国防部长的承诺很快落实到具体事宜,双方当即签署了一项互惠国防采购协议。
2021年12月14日,宾夕法尼亚州国民警卫队指挥官(州的军事行政首长)马克·辛德勒少将在印第安敦堡峡训练中心接待了阿努绍斯卡斯一行。“在我们开启强大合作伙伴关系的第29个年头之际,我们很高兴能继续我们的旅程,并实现我们将实现的新成就,从而共同改善我们两个组织。”辛德勒欢迎客人说。
阿努绍斯卡斯则回应说:“作为最容易受到俄罗斯威胁的地区之一的代表,我想强调美国的友谊和支持对我们的意义。我们的国家因共同的国防承诺和共同的价值观而团结在一起,这些因素每天都受到挑战。”
苏联解体以后,为助力苏联加盟共和国和那些寻求加入和平伙伴关系国家的军队转型,美国从各个州的国民警卫队派出顾问团,由不同的州“承包”不同国家。早在29年前,立陶宛军队就成了宾州国民警卫队的定点援助对象。
美国国民警卫队算是美军现役部队的预备役部队,包括陆军国民警卫队(33.55万人)和空军国民警卫队(10.71万人)。一般来说,各国预备役部队使用的装备都是现役部队撤换下来的过时货,唯有美国例外。
根据宪法,各州、华盛顿特区、海外领地都有自己的国民警卫队,经费由联邦政府和州政府共同承担。调动美军必须要总统授权,而动用国民警卫队的权力在各州州长和国民警卫队指挥官手中,总统当然也有调动他们的权力。
2021年12月14日,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国民警卫队训练中心印第安敦堡峡,宾夕法尼亚州国民警卫队指挥官马克·辛德勒少将(左三)与到访的立陶宛国防部长阿努绍斯卡斯(左二)举行会晤。
援助立陶宛的宾州陆军国民警卫队在各州中算得上兵强马壮,它与马里兰州、俄亥俄州、新泽西州陆军国民警卫队编成第28步兵师。它是美国陆军历史最悠久的师级单位,在1917年美国加入一战时改名第28师。
立陶宛人饱含兴趣参观了军事基地,观摩的重点装备是斯特赖克装甲车(Stryker vehicle)、UH-60“黑鹰”通用直升机。
1999年10月,美国陆军参谋长艾里克·新关(Eric Ken Shinseki)提出了《美国陆军转型计划》。与苏联装甲洪流在欧洲平原硬碰硬的噩梦不再,陆军为了适应世界各地强度不同的局部武装冲突,需建立能快速介入、快速抵达、快速展开却又高度资讯科技化的地面轻装甲部队。
美方需要在防护能力强、机动性差的M2布拉德利步兵战车与机动性强、防护能力差的悍马之间开发出一种新战车。斯特赖克八轮装甲车由此应运而生。
立陶宛人看到的直升机隶属于第28远征战斗航空旅。除了西科斯基公司制造的“黑鹰”外,该航空旅还有波音的CH-47“支奴干”重型运输直升机、欧洲直升机公司的UH-72“拉科塔”轻型通用直升机。
随行的立陶宛人对斯特赖克装甲车很熟悉。2011年开始,美国陆军固定举办名为“佩刀打击行动”(Operation Saber Strike)的年度演习,横跨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三国,北约国家多参与在内。首场演习中,美国陆军就派来第56斯特赖克旅、第172步兵旅、第16保障旅。
对于“黑鹰”直升机,一干立陶宛政要们更是看到爱不释手的程度。2020年11月,立陶宛国防部与美国国防部签署一份价值2.13亿美元的协议,购买4架“黑鹰”,将于2024年交货。时任立陶宛国防部长雷蒙达斯·卡罗布利斯表示:“通过放下最后的苏联遗物,并发展到西方直升机平台,我们正在为立陶宛空军开启一个全新阶段,并与美国和其他最先进的北约盟国军队步调一致。”
这是立陶宛首次购买美国直升机,意义重大。自打“黑鹰”服役后,苏联时代的遗物——米-17直升机就退役了,它们已经陈旧不堪、缺乏零部件。
海军羸弱,空域巡逻交给北约盟友
立陶宛国土面积6.5万平方公里,人口约280万。国防政策为保障国家主权独立、领土完整与宪法秩序,战略目标为维护国家利益,并支援北约与欧盟的军事任务。该国的正规军叫立陶宛武装部队,由陆海空三个军种组成,规模约2万人。
现代意义上的立陶宛军队,最早可追溯到1918年。立陶宛在当年2月16日宣布独立后,该国国防部于11月23日发布了第一条命令,建军日由此而来。
这支新军队在分阶段撤退的德国军队的主持下建成。它立即投入到三场战争中,对手依次为苏联、西俄罗斯志愿军和波兰。立陶宛打赢了前两场战争,输掉了第三场,导致首都维尔纽斯被波兰占领。
随着冷战结束、苏联军队撤出立陶宛,立陶宛武装力量在1992年11月19日恢复。当时,以瑞典为首的西欧国家廉价出售和赠送了多余的武器装备,支持该国最初的建军进展。
但立陶宛军队的现代化改造,标志性事件是2001年购买美国FGM-148“标枪”(Javelin)反坦克导弹,以及2002年买入美国FIM-92“毒刺”(Stinger)便携式地对空导弹。
波罗的海三国背负着不堪回首的历史教训,它们深知弱小的自己无法在大国的夹缝中独自保全性命,唯有加入集体安全条约才是唯一保险的做法。早在1994年,立陶宛就迫不及待申请加入北约,最终在2004年如愿。
立陶宛海军在1992年7月4日重建,起家家底是苏联留下的“瓦莱里安·乌里维耶夫”(Valerian Uryvayev)级气象船。但这是一艘排水量不到700吨的辅助船,根本算不上作战舰艇。
不久后,俄罗斯送来两艘“格里沙III”(Grisha)级轻型护卫舰。这是一种适用于沿海水域的低成本军舰,装备了苏联海军和克格勃边防部队。1993年,这两艘舰参加了美国海军的年度军事演习“波罗的海行动”(BALTOPS)。
立陶宛海军在2006年迎来迄今最大的一艘军舰——由挪威海军赠送的“维达尔”(Vidar)级布雷舰。它于1978年服役,满载排水量1700吨。
2008年以来,立陶宛从丹麦购买了4艘“飞鱼”(Flyvefisken)级巡逻舰。这是一款很实用的军舰,满载排水量450吨,并安装了1台燃气轮机和2台柴油机。丹麦当时建造了14艘巡逻舰,取决于舰船角色,可选择多种武器装备。新舰就位,弊端重重的两艘苏联护卫舰在2009年全部退役。而在最近十年,立陶宛还购入了3艘英国海军退役的“亨特”(Hunt)级反水雷舰。
唯一的挪威布雷舰、3艘丹麦巡逻舰、3艘英国反水雷舰,构成了立陶宛海军的主要家底。
与海军类似,从苏联独立出来,立陶宛空军的家底一样寒酸,只有立陶宛航空公司移交给国防部的24架安-2运输机。这是一款低成本的单引擎双翼飞机,但从1947年到2001年间共生产了18000多架,可谓奇迹。安-2的经典形象并非军用飞机,而是农药喷洒机。
随着老古董安-2的退役,立陶宛空军目前的实力还不如海军,仅有1架美国生产的塞斯纳172轻型飞机、3架意大利造的阿莱尼亚 C-27J“斯巴达人”战术运输机、2架捷克制的L-410 “小涡轮”运输机。
由捷克斯洛伐克制造的一代经典——L-39“信天翁”高级教练机,立陶宛空军曾经拥有两架,一架在2011年与法国空军的幻影2000战斗机相撞后坠毁,一架报废后送给了乌克兰。
直到今天,立陶宛依然没有一架喷气式作战飞机,空军的直升机多为固定翼飞机,此外还有2架苏俄的米-17运输机、3架欧洲直升机公司的AS365“海豚”直升机、4架尚未交货的“黑鹰”。
由此看来,立陶宛的空军实力远不及2021年夏天覆灭的阿富汗空军,后者至少有18架巴西产的A-29“超级巨嘴鸟”攻击机,以及更大规模的运输机和直升机部队。
空军形同虚设,但立陶宛政府并不焦虑,因为本国空域巡逻交给了北约成员国。立陶宛第四大城市希奥利艾的国际机场曾是苏联最大的军用机场之一,如今化身为波罗的海空中警务驻地,也是北约防空快速反应警报(QRA)的应用基地。
在这里,北约各国的战斗机部队每四个月进行一次轮岗,驻守在此的4架北约战斗机负责波罗的海三国的空域巡逻。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时,美国空军还曾派来4架F-15C战斗机。
2014年5月,北约在爱沙尼亚首都塔林附近的阿马里建设了在波罗的海三国的第二个空军基地,丹麦空军的4架F-16战斗机率先驻防。不过,北约在波罗的海三国的两个空军基地战时很容易瘫痪,因为没有坚固的飞机掩体。
创造一切条件求美国永久驻军
立陶宛军队的核心是陆军,陆军的核心则是“铁狼”第1机械化步兵旅。该步兵旅下辖3个机械化步兵营和1个炮兵营,第2步兵旅有3个摩托化步兵营和1个炮兵营,第3轻步兵旅是预备役部队。
早在1991年11月14日,立陶宛所有新组建的部队都被编入摩托化空中机动快速反应旅,该旅在翌年1月2日改名第1摩托化空中机动旅。当立陶宛在春季首次征召新兵时,该旅已有6个营和2个独立连。
1992年6月6日,立陶宛著名哥特式建筑——维尔纽斯圣安娜大教堂的广场上,该旅隆重地举行了士兵入伍宣誓仪式。总统授予该旅“铁狼”称号,“铁狼”与维尔纽斯的建城传说有关,也是这座城市的象征之一。
1996年1月,该旅更名为“铁狼”摩托化步兵旅。1997年11月,两个营被划出来,在此基础上扩充成第2摩托化步兵旅。他们使用的装备中,起初苏式装备与美国、西欧各国装备并存。到2006年底,这个王牌旅被改造成完全符合北约标准的常备快速反应旅。
立陶宛陆军没有坦克和步兵战车,主力装甲车是德国荷兰合造的“拳击手”轮式装甲车、德国陆军换装下来的美制M113装甲输送车。如果对手是主战坦克、步兵战车组成的重装甲部队,“铁狼”再骁勇,轻装部队总归难敌重装部队的进攻矛头。但既然加入北约,立陶宛就不需要考虑独自抵御外敌。
不过,受美式特种作战的影响,立陶宛的特种部队建设卓有成效,还曾远赴阿富汗参加“持久自由”行动。
2015年9月,立陶宛新兵训练营的第一周,士兵们观看俄乌冲突的视频。
自1990年代以来,立陶宛一直对军队进行现代化改造。与所有苏东阵营国家一样,军队转型的最大项目是让部队从苏式标准转向北约标准。不过,立陶宛国防部将大部分军费给了陆军,海军和空军受到冷遇。
发展到今天,陆军轻武器已经清一色西方化。步枪是德国的G-36突击步枪,机枪是德国MG-3通用机枪、比利时的FN MAG,以及美国的M2大口径机枪。显而易见,立陶宛军队弥漫着亲德的情绪,这从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一以贯之。
眼下,白俄罗斯与欧盟就边境难民问题吵得不可开交,欧盟对其发起第五轮制裁,立陶宛和白俄罗斯之间的外交关系也变得愈发紧张。与此同时,俄罗斯重兵集结于俄乌边境,乌克兰联合美国及北约国家对俄罗斯施压,导致地区局势持续升温。
对立陶宛而言,军事威胁主要来自俄罗斯。该国东部与白俄罗斯相邻,白俄罗斯与俄罗斯关系亲密;西南与俄罗斯在波罗的海的飞地——加里宁格勒接壤。自从克里米亚危机以来,立陶宛的国防经费已经增加了两倍多。到2018年,立陶宛终于实现北约要求国防支出至少占国内生产总值(GDP)2%的要求。
美军目前在此只是定期部署,目的是参加波罗的海地区的年度演习。为吸引美国永久驻军,立陶宛花重金扩建、修整美军基地。最近耗资700万欧元打造的新营地,硬件设施相当好,里面配备电动跑步机的健身房,由房车环绕的人造草地板篮球场,出售香烟和糖果的商店以及士兵们玩电子游戏的拱廊。
阿努绍斯卡斯直言不讳地说:“美军部署的必要性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明显,我们正在为美军保持战备状态创造一切必要条件。”
不过,白宫和军方官员并未透露他们是否认真考虑在这个波罗的海国家建立美军永久基地。美国国防部发言人安东·塞梅尔罗斯仅回应道:“我们感谢立陶宛在实现现代化和扩大基础设施方面所做的投资,这些投资支持了美国和北约部队的训练和演习。”
这显示了在俄罗斯家门口增加军事存在的外交和政治敏感性。从历史经验来看,美国更倾向于在欧洲、中东、太平洋地区短期部署巡逻部队,而非永久性部署部队。一些分析人士认为,美方很难满足立陶宛的要求,尤其在拜登政府已将注意力转移到印太地区和中国的情况下。
“我不认为立陶宛人真的想要增加存在感。”美国智库兰德公司资深政治学家佛兰纳根(Stephen Flanagan)直言:“他们希望这么做,但我认为他们应该知道(美国)眼下的重点在哪里。”
就立陶宛被美国称为“民主灯塔”一事,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在记者会上讽刺说:“‘灯塔’的光在暴风雨中熄灭了,立陶宛只会听命于某些国家,所作所为不符合其人民的利益……立陶宛政府支持无休止的攻击性言论,这不利于国家和人民。他们只是在做其他国家让他们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