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曾经撑起台湾旅游业
2021/09/25 | 作者 霍安治 | 收藏本文
摘要:华航波音747突破日本封锁之后,台北故宫成为台湾旅游的新发动机。
中华航空公司在2021年3月宣布淘汰波音747客机,并举办纪念飞行活动。防疫期间,航空公司只能进行不落地的“一日微旅行”,华航选择飞一趟日本特色之旅,绕富士山一圈,机上配套服务日式化。飞机餐是日式鳗鱼饭与鸡肉亲子丼,纪念品是富士山玻璃杯与日式“好礼包”,附加日本伊豆、箱根等旅游胜地的优惠券。
对波音747而言,这趟告别飞行是十分窝囊的。中华航空于1975年引进波音747,主要目的是为了突破日本的空中封锁。波音747以超长航程强项完成使命,台湾各种产业随之腾飞。可以说,华航波音747曾是另类的“抗日”功臣。
波音747拉拔起来的各种产业中,旅游业是最耀眼的。华航引进波音747之前,台湾旅游业的支柱是“性产业”,日本买春客撑起旅游半边天,时人戏称台湾为“男人乐园”。台湾当局深以为耻,急切思索旅游转型奇法。只是台湾的自然风景不出色、名胜古迹屈指可数、吃喝玩乐尚不发达、旅游配套设备更是简陋,在性产业之外实在拿不出能吸引外国游客的旅游资源。
1961年,台当局兴建故宫博物院,以中华文化为号召,开创文化旅行新路线。台湾经营十载,打响了中华文化旅游名气。然而,当时越洋客机航程有限,跨太平洋航线必须经过日本领空,日方狠狠掐住航班,文化旅游受限。1975年,波音747以超长航程打破日本封锁,向全球招揽旅客,台湾的中华文化之旅成为欧美旅行团新宠,一飞冲天,洗去了“男人乐园”的臭名。
2021年3月20日,搭乘华航为纪念747-400客机退役前的最后一趟载客飞行的乘客,在地面活动中拍照留念。
1970年代的华航波音747,机舱绘饰水墨国画,座位使用中国传统喜庆大红绒套,飞机餐以精美骨瓷碗筷摆桌。戴上耳机,音乐频道播放京剧与国乐。翻开机上杂志,主题是山水画、唐三彩、南北美食与中国功夫。
中华文化旅游迈出成功的第一步,却后继无力。1990年代的“本土化”风潮,全力消灭中华意识,文化旅游失去灵魂。今日,华航波音747改为日式风味,台湾旅游业也失去了发展动能,只剩一襟晚照。
台湾缺乏旅游资源
台湾的旅游资源是非常贫乏的。旅游是文化、休闲娱乐与自然风景的结合。日据时期,殖民地当局刻意抹灭文化,民生更是贫苦,吃喝玩乐简陋,旅游资源只剩自然风景。
国民党败退台湾之初,力倡节约克难,休闲旅游被视为糜烂人心的罪恶。直到1956年,轻工业发展初步有成,需以产业升级来维持经济成长动能,美国顾问大力建议发展旅游赚外汇,当局才领悟旅游原来也是一门产业。只是台湾缺乏休闲娱乐与文化深度,旅游纯赖观赏自然风光。因此,当局将旅游业定名为“观光业”,成立“台湾省观光事业委员会”,专责争取“观光旅客”。只是台湾山光水色的潜力不足,既没有惊动全球的天然奇观,更缺乏深度内涵,无力号召外国旅客专程到台湾游赏。
要使好山好水成为旅客愿意造访的观光景点,关键还是文化。台湾第一大湖日月潭面积广达7.93平方公里,杭州西湖只有6.39平方公里。但旅客游西湖主要不是为了看大湖,而是看六朝繁华的一湖胜迹。“西湖天下景,游者无愚贤。深浅随所得,谁能识其全。”骚人墨客到西湖访苏小小,豪杰壮士到岳庙对秦桧夫妇踢两脚,听熟《济公传》与《白蛇传》的普罗大众对灵隐寺与雷峰塔更是无比向往。有了文化深度,山光水色才能发展成中外旅客必游的西湖十景。
台湾也有“八景”。1953年,台当局评选“双潭秋月”、“玉山积雪”、“安平夕照”、“阿里山云海”、“大屯春色”、“鲁谷幽峡”、“清水断崖”与“澎湖渔火”为“台湾八景”。8个景点清一色是没有文化深度的天然风光,挑不起发展旅游业的重任。1956年访台旅客总人数14974人,经营三载,1959年只微幅增至19328人。大多数的旅客以公务或商务签证到台湾,公余之暇顺便旅游,几乎没有旅客为了旅游专程到台湾。
旅游业发展迟缓,惊动蒋介石亲自过问,只是他亲自策定的发展策略也不高明。蒋介石酷爱游山玩水,主观认为旅客与他口味相同,单靠天然风光就能发展旅游业。他认为旅游业失败的主因是周边建设不足,就大力加强观光旅馆与景区道路等建设,将重点景区整理一新,但仍盼不来外国旅客。
台北近郊自然风光之盛,首推乌来瀑布,蒋介石常驱车游赏,去一次骂一次,连骂十多年。1957年,他指示旅游业的首要之务是“先着手台北至乌来间,及台中至日月潭间道路之整修”;1964年“乌来之污秽芜杂,目前仍无观光价值”;1966年“乌来野柳风景地区,其污浊混乱情况不堪入目”;1967年“乌来道路不平,环境污秽,依然如故”。
台当局不敢怠慢,每次挨骂特急改善,乌来却冷清如故。久而久之,管理废弛。1964年9月,蒋介石游乌来,发现乡长与派出所长全不在办公室,公共设施“脏乱不堪,玻璃破损亦未加修补”,连外桥梁毁坏也放着不管。蒋介石一肚子气,在乡公所找着一个小职员,质问“观光事业由何人主管”?小职员不知道,随口回答“上面管”,气得蒋介石将“台湾省主席”黄杰叫来大骂一顿。
台当局闭门造车惨不忍睹,隔邻香港与日本的旅游业却突飞猛进。当局认为台湾的地理位置处于日本与香港之间,却招不来旅客,旅游发展战略显然有问题。蒋介石无可奈何,只好指示向美国专家取经,研究如何与日本争夺旅客,“至少亦应以争取各国赴日旅客十分之一来台观光为今后努力目标”。
美国专家指出,台湾旅游业欲振乏力,关键在签证。早年台当局的入境手续异常烦琐,签证审核常遭刁难。机场港口现场填写的入境登记表必须贴照片,行李打开全检,连自用的收音机与旅行用品也得报关请照,关员态度更是恶劣刁难。好不容易通关成功,还得到警局登记,到医院办检疫证,旅客自然裹足。1960年,台当局从善如流,改良入境手续,提供72小时旅游免签,果然有效增加游客。1960年增加至23636人、1961年42205人、1962年52304人。
难堪的是,利用旅游免签到台湾的旅客,却是日本买春客。
红灯区撑起台湾旅游业半边天达20年
日本于1960年代兴起出国旅游热。1963年,日本出国旅游总人数达到341350人次,首选是当时由美军占领的琉球,共计126975人次,其次是台湾,54346人次。
1960年代的日本旅客阮囊羞涩,出国是“穷游”,选择机票便宜而物价低廉的邻近城市,90%的日本旅客到琉球、台湾、夏威夷、香港与关岛。台当局开放72小时旅游免签,马上引来大量日本旅客。只是日本旅客到台湾并不游山玩水,而是到台北近郊的北投温泉区嫖妓。
早在日据时期,北投就是远近驰名的日式红灯区,“艺妓”与“汤女”等黄色服务完全日本化,物价却比日本低了一大截。殖民地当局将北投红灯区视为重点产业,设置“艺妓管理所”,高张艳帜,更修筑直通温泉区的专线铁路,引来大批买春客。台湾光复后,国府接收官员不解风情,出手严打。文史专家王秀凤写道,接收大员们“对于温泉的认知,都停留在浴室、洗澡的阶段。于是,这些温泉招待所或公共浴场就慢慢的荒废”。
二战结束后,东亚一片废墟,烟花业成为城市重建的重要动力。东京、马尼拉、香港、曼谷与西贡等于1950年代快速兴起的东亚城市,多以“性产业”为开路先锋。欧美旅客到东京吉原找寻“蝴蝶夫人”,到越南体验“西贡小姐”,到香港砵兰街一探“苏丝黄的世界”。
台当局则视性产业为罪恶渊薮,严格控管,北投温泉区萧条多年。直到1960年旅游免签,无良商人狠抓商机,在北投大开“温泉旅馆”,再次燃起无边春色。当时20岁以上的台湾本省人,半数以上曾于日据时期接受小学日文教育,即使是文化素质最低的皮条客也能以简单日语拉客,语言互通,果然吸引大批日本买春客到台湾。
当时的从业公娼称为“女侍应生”,必须领牌编号,参加讲习,每月到卫生所检查身体,集中居住管理,于规定娼馆营业。接待外国游客的观光旅馆是禁止经营淫业的。色情业者发展出一套回避法律限制的高效率产业链,日本旅行团下机直奔北投,看照片挑选“女侍应生”,再以摩托车“限时专送”,飞速载运到旅馆。
由摩托车建立的北投红灯区,艳帜高张20年,撑起台湾旅游半边天。极盛时期,北投的合法登记温泉旅馆达到63家,更有大批无牌营业的大小淫窟,妓女多达800人。专家王秀凤指出:“1960年代,据说日本观光团的标准观光路线是松山机场到新北投……约1970年左右,每天都有数十辆大型游览车进入新北投。”
1965年,台北故宫博物院建成时外观。
到台湾旅游的日本游客,9/10是男性。日本人称北投为“男人乐园”。搭机作一日之游,晚上到,早上回,第二天还能上班,花费远比日本国内为低。一本于1967年出版的《台湾观光旅行手册》写道:“新北投泉温水滑,极像日本的热海,身入其中,使人意乱情迷,是台湾最著名的温柔乡。依山建筑有百余家的温泉旅社,和无数年轻貌美的应召女郎,使这驰名中外的风景区,笼罩着神秘的气氛,撩人欲醉。”
台当局对北投乱象深恶痛绝。只是人穷气短,再加上本地士绅豪强大力撑腰,迟迟无法禁绝。前“警政署长”卢毓钧热心呼吁废娼,到“台北市议会”做报告,市议员与北投色情业者却是如胶似漆。他说道:“既得利益者,早已盘根错节,利之所趋下,不断干扰与阻挠,废娼工作显然非一蹴可及。”
卢毓钧改从基层着手,逐户宣导废娼理念。他本人曾管理女侍应生登记,颇思乘机严管,却又见到送女从娼的家庭都是穷苦人家,禁娼等同断绝一家生计。“见诸贫寒家庭之父母亲,率爱女申请妓女牌照之凄情,令人伤心惨目莫过于此。”反娼斗士心一软,反而增快行政效率,规定当天办妥手续当天发照,禁绝送礼发照的恶习。
要洗刷“男人乐园”的旅游歪风,只能另辟蹊径。
台北故宫博物院成为观光发动机
1964年10月,日本举办东京奥运会,激起东亚旅游热,台当局积极争夺旅游商机,更期待藉此良机推动旅游转型。蒋介石在东京奥运的9个月之前亲自指示,要在这关键时刻,使用秘密武器:“争取世运会期间外客来台观光,应为当前发展观光计划之重点,必须认真筹办。故宫博物院新址之兴建,本年十月前至少应尽速完成一部分,善为装置陈列,必要时可洽由兵工协助,加速兴建工程之进行。”
位于台北外双溪的故宫博物院于1961年起兴建,典藏北京故宫与奉天、热河两行宫精选文物20余万件。远起史前彩陶,近至清宫档案,一座博物馆就是五千年中华文化具体而微的缩影。故宫博物院首任院长蒋复璁写道:“本院文物,堪称中华文物之精华。且本院文物,亦实中华文化之具体实证也。”
故宫原与旅游不沾边。国民党败退台湾之初,将故宫文物深藏于偏远农村,只开设一个小型陈列室,提供学术研究。只是日本在1950年代迅速强盛,以东方文化主流自居,竟于欧美造成中华文化是日本分支的错觉。为导正视听,台当局投入重金兴建外双溪故宫,各种文物刻意依照时代按序展示,要求“层次清晰,系统井然,能使观众浏览一过,等于是在中国文化历史经纬之中经行一番”。蒋复璁慷慨宣示,故宫的使命,就是向全世界现身说法,“打一次文化的胜仗”。
要打文化战争,得把外国人引到台湾看文物。外双溪故宫以当时最豪华规格建造,国际宣传投资更不手软,蒋介石的士林官邸距离外双溪不到3公里,车队十分钟就能抵达。他一有闲暇就到外双溪,亲自督促工程细节,指导园林布景,连宣传小册的印刷也要管。蒋复璁院长紧张万分,只好迁居故宫旁随时待命,应付蒋介石的频繁检查。
博物院工程急不得,蒋复璁并未按照蒋介石指示加快建设速度,没赶上1964年东京奥运。这年来台旅游人数增至9.5万余人,绝大多数到北投。
1965年11月,台北故宫开幕。果然引起文化旅游热潮。1966年,来台旅客暴增至18.29万人,其中10万余人造访故宫。分析旅客结构,半数是向慕中华文化的日本人,其次是华侨。1965年华侨到台旅游人数1.5万余人,1966年劲增至2.2万余人,1967年翻倍增至5.5万余人。
台北故宫成功打响中华文化名气,但要打胜这场文化战争,还差一步。
使全球游客轻松到台湾旅游,是文化旅游的成败关键。只是早年民航客机续航距离有限,由台北飞到美西,大圆航线飞越日本领空,在东京降落加油。日本政府利用地缘优势,百般阻挠。中华航空自1970年2月起开辟美国旧金山航线,波音707每周飞六班,但日方以小动作使航班调配不顺,机票价格高昂,载客量并不理想。
要使文化旅游闯出新天地,只有打破日本的空中封锁。若由台北直飞洛杉矶,直线距离10988公里,只有当时最新颖的波音747能担当突围重任。1975年6月13日,中华航空的波音747-100新机率先突围,由台北直接飞越太平洋,一举突破日本空中封锁,太平洋航线迅速增为每周8班。华航又与西北、日航等对手削价竞争,使太平洋航线机票价格全面大降,惊动美国政府出手起诉华航。
华航使用波音707飞美国时的年均载客人数,只有3万余人。改用波音747之后,1976年暴增至6.5万人次、1977年9万人次、1978年更激增至11万人次。西北航空等竞争对手,被迫调整服务与票价。有了便捷的航班与廉价机票,旅行社顺势推出到台北看故宫的中华文化之旅,外国旅客人数劲增。1975年8.53万人,1976年改用波音747,激增至10.08万人、1977年11.1万、1978年12.7万、1979年13.4万。
1970年代的欧美各国,普遍误认日本是东方文化的主流。李小龙到美国拍片,也得委屈扮演日本人。台北故宫扭转了谬误的东方文化观。
“欧美人士之认识东方文化,多半是先经由日本学人的介绍,无形之中,便有了东方文化的主干是在日本的错觉。”蒋复璁分析了台北故宫的拨乱反正之功,“欧美人士首先是见到这批艺术品有点像日本风味,再继续看下去,觉得这不是日本的艺术品,高超厚重了不少。到头来才恍然大悟,原来中国才是这株文化树的正根主干,日本以及韩国和中南半岛都是这株大树的梗桠枝条。”
华航波音747突破日本封锁之后,台北故宫成为台湾旅游的新发动机。1976年,台当局的《观光事业发展计划》高举文化旅游旗帜,首要宣传主题就是中华文化“历史悠久,文物典章之盛冠于全球”。
故宫使旅游升级,台当局总算能毅然拔除性产业。1979年2月,蒋经国下令废娼,北投淫窟瞬间灰飞烟灭,“男人乐园”成为历史名词。
然而,文化旅行迅速失去动力。
“去中国化”导致文化观光后继无力
波音747飞越太平洋之后,外国游客人数以年均14%的成长率劲增。但是在1979年,成长率却骤跌至5.5%,此后逐年惨淡,1985年更衰退到4.3%。
台湾旅游业发展停滞,关键在文化旅游后继无力。日本与韩国注意保存传统文化,更积极注入新血,以新式的文化载体保持文化资源的动能。日本以美国手法拍东洋风电影,使浪人、忍者与武士刀等日式文化元素深深烙入好莱坞,引起全球旅客的兴趣。韩国祭孔、申遗、拍《大长今》,使历史文化成为韩流砥柱。
台当局的文化资源只有一个台北故宫。1990年代,台湾走入“去中国化”歧路,文化质感随之走味,文化旅游徒余躯壳。自1978年起,台湾旅游业成长缓慢,欲振乏力。直到2008年两岸旅游热,才再次快速成长。
今日台湾已是一片文化沙漠,文史界回避中华文化,汲汲于“本土化”一隅钻牛角尖,钻出来的新世代“文化资源”惨不忍睹。
曾经秽名远扬的北投红灯区,是今日台湾“本土化”文史界的重点项目。曾任民进党副秘书长的许阳明,是绿营的文化急先锋,大力提倡北投红灯区文史研究,指出北投是代表本土“自我再认同”的重要文化资产。落实到具体地方,他将北投多处日据时期建筑列为古迹,成立“北投温泉博物馆”,歌颂“女巫之汤”。
“我们要使观众由实物上作证明,体会出殷忧启圣多难兴邦的真义,增加我中华民族的自信之心……那文化复兴,就不再是徒托空言,它的远景真是美丽异常,使我中华文化继续发展,千百世而不竭。”台北故宫开放之初,蒋复璁慷慨宣示,台湾的文化观光将使中华文化“照耀于全球世界”。
50年后,台湾辉煌一时的文化观光却沦为日式风化区的怀旧之旅,华航波音747变身日本风,也就不足为怪了。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