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改的关键是要学三明“动真格的”
2021/08/05 | 作者 周兼明 | 收藏本文
近日,国家卫健委、国家医保局等部门有关负责人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表示,2021年深化医改工作将围绕4个重点开展。国务院办公厅不久前,专门为此印发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1年重点工作任务》。
这4个重点分别为:一是进一步推广三明市医改经验,加快推进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二是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均衡布局,完善分级诊疗体系;三是坚持预防为主,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四是统筹推进相关重点改革,形成工作合力。这4个重点中,首要任务是推广三明市医改经验。
三明医疗、医保曾面临很大的困境。这是一个当年因“三线建设”而建起的工业小城,退休职工比例高,医疗负担沉重。媒体报道数据显示,2010年,三明职工医保统筹基金亏损超过1.4亿元,到2011年,实际亏损达2.08亿元,占全市当年本级财政近15%。医保基金遭遇穿底压力,财政无力负担,既可能拖垮财政,也可能拖垮医院,让民众面临无医可看的困境。
2012年三明市在重压之下,不得不启动医改。第一刀砍向了药品,三明市将一批辅助性的、且可能产生高额回扣的药品,列为重点跟踪监控对象,使原本刹不住的高医药费用出现回落。其次,取消“以药养医”,全面取消药品加成,县级以上医院药品零差率销售。此后,又建立了跨地区药品采购联盟。在药品质量保证的前提下,实行最低价采购,斩断了药品和医院间的利益链条。
为了让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但又不能让医生合法利益受损,三明又从薪酬制度开始改革,真正提高医生阳光待遇。三明推行了院长年薪制,对全市县有公立医院实行“全员目标年薪制、年薪计算工分制”,同工同酬,打破了人事编制与聘用界限。年薪计算由基础工分、工作量工分和奖惩工分三部分组成,彻底斩断了人员工资与科室创收挂钩的分配模式。此后,三明以组建总医院为载体,改革医保支付方式,建设紧密型医联体(总医院),为民众提供全方位、全过程、全周期的卫生健康服务。总医院以县医院和中医院为龙头,将县域内所有县、乡、村公立医疗机构整合为一体,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
9年系统的改革,果然取得了成效,职工医保住院患者次均费用报销比例由72.26%提高到75.02%,城乡居民医保住院患者由46.25%提高到67.56%;医院工资总额比改革前增长了3.08倍,医务人员平均年薪从5.65万元增加到16.93万元;全市22家县级以上医院医疗服务性收入占比从18.37%提高到41.5%,药品耗材收入占比从60.08%下降到32.5%。这一番改革,不仅各方获益,全市城镇职工医保也连续8年保持盈余,累计结余7.14亿元。
分析三明经验,发现并不复杂,关键是敢于“动真格的”。三明市从改革之初,就由一位副市长亲自负责医改,统一分管医疗、医保、医药工作,统筹协调“三医”联动改革。通过降低药品的采购价格等,向药价要空间,来调整医疗服务价格,一方面降低了医保的支付成本,一方面也没有减少医生的收入,另一方面也不增加民众负担。同时,三明还加大政府对公立医院的投入责任,将基本建设等大额支出纳入政府预算管理。
其次是优化了公立医院的支出结构。三明建立了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使医务人员的医疗技术价值获得它应得的报酬。在斩断个人薪酬与科室创收关系的同时,通过目标薪酬制、年薪计算工分制等,切实提高了医务人员的收入,人员支出占公立医院业务支出比例由改革前的25%提高到2020年的46%。
其三是医疗资源的下沉。三明通过建立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在每个县组建总医院,引导了医疗卫生的重心下移。建立健康“守门人”制度,通过治疗与管理民众的健康,减少民众生大病的可能,促进医疗体系从治病向预防转化,真正管理起民众的健康。其实,只有让民众少生病、少生大病,才能真正减少医疗费用的开支。
回头再看国家深化医改的4个重点,我们发现无论是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均衡布局,还是坚持预防为主,基本都源于三明经验。
三明经验虽然可贵,各地在参照三明经验进行改革的同时,仍需因地制宜。据媒体报道,坊间也有一些传闻,如“三明医生都跑掉了”“病人跑掉了”“靠财政补贴不可持续”等等——事实是,9年改革期间,全市医疗卫生单位共调走215人,共招聘4906人,是调走的23倍——国家卫健委体改司司长许树强说,三明医改要推广,在各地仍存在不少堵点和难点。如不同的地方对深化医改的认知不同,有畏难情绪,不敢“动真格的”,不敢探索创新等。
这其中,比较大的难点首先是医药改革,只有通过药品和耗材的集中带量采购,来降低药价,才能腾出经济空间深化医改。此外是如何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及改革医务人员的薪酬支付体系,各地因经济基础不同、发展程度不同,改革方式显然也不可能统一。但重中之重,还是得各地政府真的下决心进行医改,真的坚持以民众和医生双方利益为出发点来进行改革,只要“动真格的”了,相信每个地方总能找到最合适自己的改革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