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力争成为全球新冠疫苗最大工厂
2021/04/15 | 作者 么思齐 | 收藏本文
摘要:对于印度向约20个国家捐赠或出口疫苗的做法,有人感到“骄傲”,也有人表示难以理解,并讽刺称“印度疫苗造福了全世界,除了印度”。
在新冠疫苗成为全球“硬通货”时,作为世界大药房的印度顺理成章成了全球第一大疫苗工厂。
印度不仅吸引到很多国家上门求合作生产,还向多国捐赠或出口疫苗。截至目前,印度已向缅甸、孟加拉、尼泊尔、斯里兰卡等亚洲邻国提供了疫苗,就连面对“老对头”巴基斯坦时也“一笑泯恩仇”——决定向其提供4500万剂新冠疫苗。
不过,印度的上述行为被视为大搞“疫苗外交”。而由于中国也向许多国家援助或出口了新冠疫苗,有声音认为,中印两国正在进行“疫苗竞赛”,中国甚至还被一些机构无端指控“为了赢得竞争而窃取印度的疫苗机密”。
在3月12日由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和印度进行的“四方安全对话”中,有印度人士透露,四个成员国表示将努力扩大全球疫苗接种,以此来对抗中国正在增长的软实力,而印度希望能在此项目中牵头。由此来看,印度似乎企图通过“疫苗外交”来抗衡中国。
2021年1月22日,位于印度浦那的血清研究所,身穿防护装备的一名技术人员正在生产Covishield疫苗,这是由英国牛津大学和阿斯利康公司研发的新冠疫苗。
“中印疫苗竞赛”缘何而来?
印度作为全球感染人数第三多的国家,截至3月13日,已有超过1100万人感染,死亡人数超过158万人。
今年1月中旬,印度总理莫迪信心满满地发起为13亿国民接种新冠疫苗的行动,不仅接种规模为“全世界最大”,接种速度也是“全世界最快”。
这项艰巨的任务才启动没几天,印度就开始向邻国毛里求斯、马尔代夫、不丹、尼泊尔、孟加拉、缅甸等国捐赠疫苗,随后阿富汗、斯里兰卡等国也开始进口印度的疫苗。
从1月中旬到2月初,印度向大约20个国家捐赠或出口疫苗。对此,有印度网友感到“骄傲”,也有人表示难以理解,并讽刺称“印度疫苗造福了全世界,除了印度”。
在社交媒体上,印度赠送疫苗的行动被贴上#友谊疫苗#的标签。印度外交部还说,友谊疫苗切实展示了“我们的信念和方法”。
到了2月下旬,印度开始通过由世界卫生组织发起的“新冠疫苗实施计划”(COVAX),向非洲各国运送疫苗。3月初,印度向加拿大提供了50万剂由英国牛津大学与阿斯利康公司联合研发、印度血清研究所生产的Covishield疫苗,解了加拿大总理特鲁多的燃眉之急,特鲁多为此专程向莫迪致谢。
在新冠疫苗供不应求的当下,印度政府却如此慷慨解囊,被一些媒体认为“在搞疫苗慈善”。虽然印度政府否认捐赠疫苗有政治考虑,仅仅是“出于好意”,但在被本国媒体解读时依然蒙上了政治外交的色彩。
政治风险咨询公司欧亚集团南亚分析师阿希尔·贝里(Akhil Bery)认为,“疫苗外交可以有效地利用软实力,帮助印度赢得朋友,产生善意。”
几乎同一时间,中国也向数十个发展中国家提供了疫苗援助,这当中有一些东南亚及非洲国家与印度重合,因此外界认为,中印正在进行“疫苗竞赛”,争夺在这些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力。
印度在1月宣布向尼泊尔捐赠100万剂疫苗后,中国在2月宣布向尼泊尔捐赠50万剂疫苗;2月初,中国向津巴布韦捐赠了20万剂疫苗后,印度也随即宣布将向当地捐赠7.5万剂疫苗。
印度最初向周边邻国慷慨解囊之际,长年与其交恶的巴基斯坦并不在其援助名单上。而在2月1日,巴基斯坦接收了中国捐赠的50万剂新冠疫苗。
时隔一个多月,据印度媒体3月10日报道,印度将通过全球疫苗与免疫联盟(GAVI)向巴基斯坦提供4500万剂新冠疫苗产品。除此以外,两国还同时向尼泊尔、斯里兰卡、缅甸等国捐赠了疫苗。
对于“通过疫苗外交扩大地缘政治影响力”的说法,中方屡次进行了批驳。
两会期间,中国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在3月7日举行的中外记者会上指出,中方反对搞“疫苗民族主义”,不接受制造“免疫鸿沟”,更抵制任何把疫苗合作政治化的企图。
“中国坚定秉持疫苗公共产品的‘第一属性’,坚定站在疫苗国际合作的‘第一方阵’,坚定担当疫苗公平分配的‘第一梯队’。”王毅介绍说,“中国加入了世卫组织‘新冠疫苗实施计划’,承诺首批提供1000万剂疫苗,明确用于发展中国家所急需。中国已经并正在无偿向69个有急需的发展中国家提供疫苗援助,同时向43个国家出口疫苗。”
印度尼赫鲁大学东亚研究中心主席谢钢(Dr.Srikanth Kondapalli)并不同意有关“疫苗竞赛”的说法。他向《凤凰周刊》澄清说,印度向本国民众免费接种疫苗以及向其他国家出口或捐赠疫苗的行为“都是基于疫情严峻的考量”,并且印度也有能力生产数亿剂疫苗用于出口,“我不认为印中之间有任何竞争”。
然而,在3月12日由美国、日本、印度和澳大利亚举行的“四方安全对话”视频峰会上,有印度政府的高级官员向路透社透露,他们正在加大努力扩大全球疫苗接种,以对抗中国日益增长的软实力。而作为全球最大的疫苗生产国,印度可以在项目中牵头。也因此,印度正积极寻求美国、澳大利亚、日本的投资,以帮助其提高疫苗生产量。
美国政府的一名官员则表示,四国正在启动一项融资机制,到2022年将疫苗产量提高到10亿剂,以解决印太地区的疫苗短缺问题。
不过,美方同样表示,“四方安全对话”不是一个针对中国的组织。白宫发言人普萨基指出,对话围绕一系列的全球问题展开,例如应对气候变化、如何尽快从疫情中恢复等,“重点不是中国”。
印度本地接种效果不佳受质疑
印度之所以能如此慷慨,缘于其强大的制药能力。
作为世界闻名的大药房,印度负责全球60%的疫苗生产,覆盖小儿麻痹症、脑膜炎、肺炎、轮状病毒、麻疹、腮腺炎和风疹等多种病毒和疾病。印度还在天花、肺结核、脊髓灰质炎等疾病的大规模疫苗接种计划方面经验丰富。
随着当下新冠疫苗需求井喷式增长,印度更是成了“香饽饽”。印度拥有全球销量最大的新冠疫苗制造商——印度血清研究所。该研究所位于棕榈树环绕的马哈拉施特拉邦浦那地区(Pune),这里有一片方圆40公顷的楼群,淡黄色的建筑里,技术人员正在生产线上完成一道道工序——质检、消毒、储存以及运送。
印度血清研究所的生产能力有多强?一组数字足以证明——COVAX计划在今年上半年向145个国家提供3.37亿剂新冠疫苗,其中2.4亿剂来自这家研究所;而根据该研究所的规划,预计从3月底开始,每月能生产1亿剂疫苗,今年一整年产量可达15亿剂,并计划在今年年底前将年产量提高至25亿剂。
除了英国牛津大学和阿斯利康公司研发的Covishield,美国的辉瑞疫苗也有兴趣在印度生产。据路透社3月11日报道,消息人士称,辉瑞公司已告知印度政府,如果能确保更快的监管审批、定价和出口自由,该公司希望在印度当地生产新冠疫苗。
此前由于辉瑞公司希望跳过在印度进行小型安全试验的要求,印度药品监管机构拒绝了与辉瑞公司合作。
谢钢认为,印度之所以能成为全球大药房,离不开其强大的仿制药基础。“印度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就把重点放在仿制药和低成本药物的开发上,因此很快成为世界药房,这一点在中国电影《我不是药神》中也有所体现。”
“正因此,印度才能生产出数量更多、价格更低的新冠疫苗。”据谢钢介绍,印度生产的疫苗仅需约25元(人民币,下同)一剂,是全球最便宜的疫苗;相比之下辉瑞为280元、莫德纳(Moderna)为270元、俄罗斯的“卫星-V”为70元。
不过,虽然成了全球大药房,印度本土的注射情况却并不理想,莫迪的全民疫苗接种计划进展缓慢。
截至3月12日,仅有2000多万印度人注射了至少一剂疫苗,而政府的目标是在7月底前达到5亿的接种量,覆盖2.5亿“重点人群”,专业人士对这一速度表示担忧称,除非扩大接种力度,否则无法达到目标。
印度本土疫苗的不良反应也让很多国民倍感担忧。
印度目前批准了两种用于紧急用途的疫苗——一种是Covishield疫苗,另一种是印度国内研发的Covaxin疫苗。
印度接种疫苗是纯自愿的,国营医院或诊所能免费接种,但人们也可以支付250卢比(约合23元人民币)前往私人机构接种。但据印度媒体报道,印度首批接种疫苗的22万余人中,有447人出现不良反应。
为此,莫迪3月1日带头接种了国产的Covaxin疫苗。但由于对其有效性和安全性所知甚少,包括医护工作者在内的不少民众对Covaxin依然非常抵触,只有11%的疫苗接种者选择了本土疫苗。
有印度网友算了一笔账,即使印度设法每天为100万人接种疫苗,也需要近4年才能做到全民接种。因此,在疫情仍然严重的局面下,印度应该先满足本国人民的疫苗需求,而不是去推广所谓的“友谊疫苗”。
中国被指控窃取印度疫苗机密
由于中印疫苗竞争的质疑一直没有偃旗息鼓,中国近日还被指责“利用黑客窃取印度疫苗机密”。这是继去年10月将孟买大停电事件“甩锅中国”之后,又一起无端指责。
3月1日,路透社引述网络情报公司Cyfirma的消息称,由中国支持的黑客组织APT10攻击两家印度新冠疫苗制造商的IT系统,试图窃取印度疫苗的知识产权。
报道称,由于中印都在向多国出售或赠送新冠疫苗,形成了竞争关系,因此某些具有“中国政府背景”的黑客组织试图通过印度疫苗制造商的电脑系统和供应链漏洞,窃取印度疫苗制造商的知识产权。
由高盛集团支持的这家情报公司总部设于新加坡和日本东京,该公司CEO库玛·里特什表示,中国窃取印度疫苗制造商知识产权的动机,主要是因为印度正大量生产英国牛津大学和阿斯利康合作开发的新冠疫苗,且很快就要大规模生产美国的Novavax疫苗,中国此举是为了挽回“在疫苗竞赛中落后的局面”。
Cyfirma公司还称,中国黑客团体已经找出了印度血清研究所和巴拉特生物科技公司的系统漏洞,相关痕迹和证据已被该公司获取,并分享给印度政府的有关部门。
不过,该公司并未展示所谓“窃取印度知识产权”的证据。印度血清研究所和巴拉特生物技术公司目前也都拒绝置评。有资料显示,库玛·里特什毕业于印度马尼帕尔高等教育学院,曾在英国情报部门军情六处担任网络安全相关职务。
3月2日,中国驻印度使馆发言人回应称,“有关指控纯属造谣污蔑。网络攻击溯源难,高度复杂敏感,不能无中生有、无端猜测,更不能在拿不出任何证据的情况下向特定方泼脏水。这种做法不负责任,别有用心,中方对此坚决反对。”
“一个时期以来,类似声称中国通过黑客攻击方式窃取别国疫苗的流言已经出现过多次。”该发言人强调,“中国的疫苗研发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中国不需要也不会依靠所谓窃取的手段来获得疫苗。中印都是国际疫苗合作的贡献者,却都成了虚假信息的受害者,这不符合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
相关报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