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家可归者的挽歌
2021/02/15 | 作者 《纽约时报》,节选 | 收藏本文

一个秋日的周六,在上野公园这个东京人气最高的景点之一散步时小说家柳美里惊讶地发现,与她几年前的最后一次造访相比,这里已经变得如此美丽。她回忆起过去草坪上聚集着许多无家可归者,住在用蓝色油布盖住的纸板帐篷里。
那就是她在小说《东京上野站》里重现的场景,不久前,这部作品获得美国国家图书奖翻译文学奖。小说中的叙述者是一名死去的建筑工人,他的灵魂游荡在这些帐篷周围,与其他掉到社会经济阶级底层的人在这里度过了他们生命里最后的岁月。“日本是如此干净,形象也干净,”柳美里说。“但这里也有一种不让人看到肮脏、或是‘不可接受’之事的感觉。”她还说,作为一个社会,日本“把他们不希望别人看到的东西藏了起来”。
《东京上野站》由里弗黑德出版社2020年6月在美国出版,她在书中揭开了那个隐秘的世界。通过采访在公园里遇到的人,她捕捉到了很多细节,比如“两腿间夹着一个装满捡来的铝罐的半透明大袋子”睡觉的男人,或是“竹扫帚支到屋外”的纸板棚屋。
叙述者Kazu解释了在无家可归者的脆弱生态系统中,便利店如何把过期食物放在垃圾箱附近,这样一来,“如果我们在垃圾被收走之前过去,就可以拿走任何想要的东西”。有个朋友甚至在为自己购买食物之前,用手上那一点点钱给他收养的猫买了金枪鱼和猫粮。“让这些经常被遮住面孔的人活过来,是我成为作家的原因。”52岁的柳美里说,“我有点像一个卫星天线,这样就能放大人们不常听到的微小声音。”
相关报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