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反对派领袖中毒疑云
2021/01/15 | 作者 刘嘉 | 收藏本文
摘要:据报道,因为在视觉上最不容易留下痕迹,纳瓦利内的蓝色内裤成为特工们的重点投毒对象。
此前闹得沸沸扬扬的“俄罗斯反对派领袖中毒案”剧情迎来重要一幕。
2020年12月21日,遭下毒的俄罗斯反对派领袖纳瓦利内在YouTube上更新了一则名为“我给杀手打了电话,他承认了”的视频,其中他巧扮为俄罗斯高级官员给联邦安全局(FSB)特工打电话,居然成功说服其中一人透露了俄政府试图暗杀他的过程。
这名说漏嘴的俄罗斯特工名为库德里亚夫采夫(Konstantin Kudryavtsev)。据英国民间独立调查机构Bellingcat网站等多家媒体12月14日联合发布的调查报告,此人是化学武器专家,与俄联邦安全局的其他7名雇员一道涉嫌参与了2020年8月谋杀纳瓦利内的行动。
纳瓦利内的这通电话正是在上述报告发布数小时后进行的。12月14日,他尝试用技术处理过的号码和声音联系被媒体曝光参与暗杀自己的特工们,并以俄罗斯联邦安全会议秘书帕特鲁舍夫助手的身份顺利骗过库德里亚夫采夫。两人谈了将近一个小时,其中提到了让外界大跌眼镜的“内裤下毒”情节——因为在视觉上最不容易留下痕迹,纳瓦利内的蓝色内裤成为特工们的重点投毒对象。
库德里亚夫采夫还告诉纳瓦利内,如果飞机没有在鄂木斯克紧急迫降,或地面医护人员没有像当时那样迅速采取行动,下毒剂量将是致命的。“我们这种行动不能避免一些细微差错,您明白的。”他解释道。
“电话钓鱼”能算实锤吗?
在长达45分钟的通话中,纳瓦利内假装要为帕特鲁舍夫撰写一份报告,因此他需要从每一位特工那里了解信息,以评估暗杀行动失败的原因。
通过追问库德里亚夫采夫行动细节,纳瓦利内获悉,他的外套、内裤、袜子、运动衫都被考察过,最终特工选择将最大剂量的“神经毒剂”放在了他蓝色内裤的内缝处,以让毒物触及他的腹股沟。
库德里亚夫采夫称,在纳瓦利内昏迷并被送入医院救治后,行动小组处理了他的内裤和牛仔裤,所以现在那里已经看不到痕迹。他还透露了另一位据称参与了暗杀纳瓦利内的人物——瓦西里·卡拉什尼科夫(Vasily Kalashnikov)。
根据此前发布的调查报告,卡拉什尼科夫是检测生物样品中神经介质代谢物的专家。电话记录显示,在纳瓦利内陷入昏迷、暗杀行动被掩盖之后,俄联邦安全局官员斯坦尼斯拉夫·马克沙科夫(Stanislav Makshakov)联系到了卡拉什尼科夫。
等于说,库德里亚夫采夫不仅暴露了暗杀内情,还交叉验证了调查报告中的一些细节。通话一经公布,上了当的库德里亚夫采夫在社交媒体上变成一个“憨憨”的形象,他与纳瓦利内关于内裤的对话成为外界群嘲的重点。
通话录音发布后,由纳瓦利内创立的“反腐基金会”通过自由派媒体表示,将向俄联邦调查委员会提出调查请求,以查清俄联邦安全局涉嫌毒杀纳瓦利内一事。与此同时,数名手持“普京害怕纳瓦利内”“纳瓦利内的内裤已经洗好了”等标语的抗议者站在俄联邦安全局总部门口抗议。
不过,这份以恶作剧形式完成的电话录音算得上实锤吗?俄罗斯自由派媒体Meduza就此采访了几位律师。
律师安德烈·格里夫佐夫(Andrei Grivtsov)表示,如果这份记录经检验没有经剪辑,声音记录确实属于特定人员,那么是可以作为有效证据之一的。加上有人中毒的事实,两者可作为依据启动谋杀未遂刑事案件调查。
另一名律师伊万·帕夫洛夫(Ivan Pavlov)分析称,录音中能听到相关人士间接参与投毒的供认,可以作为发起刑事案件调查的理由。但他表示:“据我了解,之所以没有展开调查,是出于没有政治意愿。”
俄联邦安全局对此回应称,纳瓦利内发布的电话交谈的内容是伪造的,这是俄罗斯自由派有计划的挑衅,目的是使安全局及其雇员威信扫地。俄联邦安全局将对纳瓦利内勾结境外势力、伪造事实进行调查。
俄罗斯官方坚决否认下毒
44岁的纳瓦利内是俄罗斯反腐基金会的创始人,被西方视为俄罗斯反对派的主要领导人,也是克里姆林宫的“眼中钉”。
2020年8月20日早晨,他乘飞机离开托木斯克前往莫斯科,起飞后不久便感到极度不适。飞机随后紧急降落在西伯利亚地区的鄂木斯克市,纳瓦利内被送往医院救治。
俄反腐基金会新闻发言人亚尔梅什当时称,纳瓦利内登机前没有任何症状,只是在航班起飞前曾在托木斯克机场的咖啡店喝过一杯热茶,“可能是被人下毒了”。
但鄂木斯克医院给出的诊断是,这是血糖急剧下降引起的代谢紊乱,昏迷是由一种味道咸、无色、名为羟丁酸钠的精神病药物急性中毒导致,纳瓦利内血液和尿液中均未发现其他有毒物质。
两天后,处于昏迷状态的纳瓦利内乘专机转至德国首都柏林夏里特医院治疗。德方医院在8月24日作出初步诊断:病人中了胆碱酯酶抑制剂类物质的毒。9月2日,德国政府发表声明称,德国联邦国防军实验室确定纳瓦利内是“诺维乔克”类毒剂中毒,并要求俄罗斯作出解释。
2020年12月22日,俄罗斯圣彼得堡,一名活动人士手持印有“诺维乔克”神经毒剂字样的内裤,以支持反对派领袖纳瓦利内。
俄方则坚决否认曾对纳瓦利内下毒。俄罗斯总统普京10月22日在瓦尔代国际辩论俱乐部年会上表示,是自己亲自指示俄总检察长办公室允许纳瓦利内飞往德国接受治疗的,这说明克里姆林宫不可能是幕后主使。
俄罗斯外交部以及常驻欧盟代表团等机构纷纷出面,反驳西方的指控,他们或强调纳瓦利内离开俄罗斯时体内不存在有毒物质,或称俄方没理由在明知德方会检测出神经毒剂的情况下对其下毒并允许他去德国。甚至有官员提出,不排除纳瓦利内是自我下毒以制造议题。
与2018年发生在英国的俄罗斯前间谍斯克里帕尔中毒案一样,此次事件迅速演变为“口水战”,西方说是俄罗斯的毒杀行动,俄方坚称无辜并要求对方拿证据说话。
之后,这一矛盾升级为外交冲突。欧盟方面在2020年10月15日发布新闻公告称,即日起对“参与谋杀纳瓦利内”的俄联邦安全局局长等6人和一家研究机构实施制裁。
12月22日,当俄罗斯反腐基金会决定就纳瓦利内中毒事件状告俄联邦安全局后,俄官方首度作出“对等”回应。
普京新闻秘书佩斯科夫评价纳瓦利内患了“被害妄想症”,并宣布俄罗斯决定就纳瓦利内事件制裁欧盟。根据俄外交部发布的声明,欧盟通过针对所谓与纳瓦利内事件有关俄公民的限制措施的做法断然不可接受,俄方决定扩大禁止入境俄罗斯的欧盟成员国公民“黑名单”。
一份调查报告激起千层浪
纳瓦利内中毒事件之所以能重回舆论场,与Bellingcat网站、俄罗斯媒体《内幕》(The Insider)、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以及德国《明镜》周刊(Der Spiegel)于2020年12月14日发布的联合调查报告关系密切。
该报告称,他们在查阅了数千份电话记录、航班资料和其他文件后,发现俄联邦安全局成立了一个专门研究神经毒剂的情报小组,多年来一直在跟踪纳瓦利内。
该小组专门研究毒素和神经毒剂,由6到10名特工组成,其中包括医生、毒物学家和其他医务人员。根据机票姓名和手机信号定位,这些人曾长期尾随纳瓦利内前往俄罗斯多个城市,包括中毒事件发生的托木斯克市。
调查发现,纳瓦利内中毒当晚,被确认身份的一名特工成员的手机发出了一个联系基站的信号,距离其下榻的酒店只有一百多米。
纳瓦利内还在12月21日的视频中公布了8名俄联邦安全局工作人员的姓名,并指他们参与了8月对自己的暗杀,而俄政府与此脱不了干系。他此前在接受CNN采访时称,自己“完全确定”普京早就知道俄罗斯情报部门对他进行跟踪,“没有普京的命令,他(俄联邦安全局局长博尔特尼科夫)绝不会这么做。”
2020年8月22日,德国柏林,当地救援人员将中毒的俄罗斯反对派领袖纳瓦利内抬入救护车,运往夏里特医院接受治疗。
普京没有否认有俄特工长期跟踪纳瓦利内,但他对上述调查报告进行了一番嘲讽。12月17日,普京在长达4个多小时的年度记者会上表示:“你真的以为我们不知道他们(调查人员)在追踪(俄罗斯情报人员)吗?我们的情报部门非常清楚……只要他们认为不用隐藏自己的位置,就会使用电话。”
普京还称,这些媒体发布的不是调查报告,而是“将美国情报部门提供的材料合法化”,纳瓦利内得到美国情报部门的支持。他笑着说:“如果他们(俄罗斯情报人员)想要这么干(暗杀),我们就会把这件事干成。”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认为,这一报告在此时发布另有政治目的,主导这项调查的英国媒体Bellingcat此前针对马航MH17空难、斯克里帕尔中毒案都作出过大量反俄报道。
该报告怀疑纳瓦利内所中的毒名为诺维乔克,由苏联科学家在冷战时期开发研制而成。这种毒剂毒性极高,微量便可让人毙命。定居英国的俄罗斯前特工斯克里帕尔2018年遭遇过同款毒药,尽管当时西方一致将矛盾对准俄罗斯,克里姆林宫却坚决否认有任何不当行为。
“该毒药有两大特征,既低调又有戏剧性。”英国皇家联合研究所的俄罗斯专家马克·加里奥蒂教授(Mark Galeotti)如此解释,“它如此低调,低调到你可以否认,或令它更难于证实。要证实就要做很多工作,这中间有各种各样的障碍,而且投毒者能一边否认一边狡猾地对你眨眼,所有人都会明白这种暗示。”
在纳瓦利内中毒事件中,诺维乔克的上述特征再次展露无遗。死里逃生的纳瓦利内没有想到,在经历4个月的调查后,自己的蓝色内裤居然成了案件重点与热门话题。
相关报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