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的年轻人处境不佳
2020/12/25 | 作者 英国《金融时报》,节选 | 收藏本文
今年3月,27岁的玛丽·芬尼根和22岁的妹妹梅格离开她们在布鲁克林的公寓,回到父母家。当时她们带了足够穿两周的衣服,结果一待就是几个月。随着新冠疫情加剧,大学停课,继玛丽和梅格之后,另外三个兄弟姐妹也回到家中。用他们母亲洛丽的话来说,他们把父母在新泽西州华盛顿的四居室房子变成了一个“美食广场、面包店和健身房”。
自COVID-19疫情暴发以来,世界各地有数百万年轻人搬回父母家。在美国,18岁至29岁的年轻人与父母住在一起的比例创下了历史最高纪录。数据显示,尽管学生和年轻员工罹患严重COVID-19的风险较低,但与其他人群相比,他们受到疫情引发的经济冲击波的更沉重打击。
英国《金融时报》进行的一项全球调查显示,这些困难正转化为对老一辈人与日俱增的不满,后者不仅境遇更好,而且在政治上拥有更大影响力。以下是他们讲述的疫情期间的经历:
自今年8月毕业以来,来自韩国大邱的25岁的李菊妍递交了几十份工作申请。尽管她接受过几次面试,但对空缺职位不断减少日益感到不安。“我不想被感染,因为如果我感染了,找工作就更难了……我觉得自己毫无价值,永远都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尽管在面试时我是一个自信的大学毕业生。”
根据经合组织(OECD)的数据,25岁以下人群因疫情而失业的可能性是26至64岁年龄段的人的2.5倍。研究还表明,在经济衰退期间毕业可能会对工资产生持久的伤痕影响。仍在工作的人中,近一半的人表示收入减少,年轻女性和从事低收入工作的人受到的打击最大。
在发展中国家,失业往往意味着无法养活家里的几代人。来自印度马哈拉施特拉邦的28岁的科马尔·卡达姆是家里唯一挣钱的人——直到今年3月她失去工作。“我害怕一切……我能找到新工作吗?我怎么偿还贷款?现在我有很多烦恼,”
接受《金融时报》调查的许多人表示,他们害怕感染或传播新冠病毒,但也有其他人承认自己抱有一种无所谓的态度——政治领导人批评这种行为是夏季过后欧洲和美国疫情复燃的原因之一。在春季封锁的高峰期,蒙特利尔的波利娜曾让来访的朋友留宿。“我没有遵守建议。”她说,“我两次出国旅行,去过十几次酒吧、餐馆和剧院。我的风险承受力很高,在没有人拿得出一份计划,而掌权者并没有与人民同甘共苦的时候,我拒绝停止享受生活。”
许多调查回复者指出,违反公共卫生规定的往往是老年人。28岁、来自印度钦奈的阿吉塔表示:“老一辈人相信互联网告诉他们的一切。他们被WhatsApp转发和YouTube视频误导了。”
(费德丽卡·科科)
相关报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