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大选, 昂山素季五年执政面临大考
2020/12/15 | 作者 关珺冉 | 收藏本文
2020年缅甸大选尘埃落定。根据11月14日缅甸联邦选举委员会公布的结果,缅甸国务资政昂山素季领导的全国民主联盟(NLD,简称“民盟”)再次取得压倒性胜利,成功连任。
此次大选产生的476个联邦议会席位中,民盟赢得396个议席,包括人民院(下院)258席、民族院(上院)138席,继续执政。联邦议会中,军方背景的联邦巩固与发展党(USDP,简称“巩发党”)仅获33席,另一少数民族政党掸族民主联盟获得15席。
大选结果公布前,民盟支持者们已经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上街提早庆祝胜利。11月8日夜里,仰光各大主干道上挤满了人。他们穿着象征民盟的红色衣服、举着金凤凰标识的党旗聚在一起,有人播放起劲爆的DJ电音,打开汽车探照灯,随着舞曲摇摆起来,宛如大型户外蹦迪现场。
根据缅甸选举程序,新一届联邦议会将于2021年2月初举行首次会议,在3月结束前推选新总统和副总统,由新总统负责组建新政府。虽说民盟再度赢得选举,但在新冠疫情引起的经济停滞与罗兴亚人族群议题之下,昂山素季能否领导缅甸人走上一条民主与持续发展的道路?
今年投票率高达88%
11月8日是本届缅甸大选的投票日。早上6时,投票站刚刚开启,大批民众就前来排队。仰光的一个投票站,站着一排戴着口罩、透明面具和橡胶手套的选民。已投票的民众需给小拇指涂上蓝色染料,染料几天后才会褪去,其目的是防止多次投票。这种特殊染料由日本提供,在五年前的选举中就被使用过。
2015年,缅甸举行了25年来的首次公开大选,昂山素季领导的民盟以压倒性优势获胜。但由于缅甸宪法限制有外国配偶或子女的候选人,昂山素季无法成为缅甸总统,使得她在2016年以出任国务资政(兼外长)的形式成为缅甸事实上的领导人。
今年不少缅甸人第二次前往投票站投票。缅甸5600万人口中,超过3700万人有投票资格。尽管新冠疫情肆虐,今年的投票率依然高达88%,超过了2015年的80%。
此次大选将选举产生缅甸联邦议会和省邦议会议员,有97个注册政党参选。此次竞争的1117个席位包括人民院(下院)315席、民族院(上院)161席、省邦议会612席和省邦议会中少数民族议席(特别议席)29席。
根据缅甸2008年宪法,军方无需选举就能自动获得议会25%的席位。执政党若想满足独立组阁要求,要获得联邦议会总议席数642席的半数以上、共322个席位。投票日才刚过,民盟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发言人苗纽就宣布:“民盟获胜的选区数量已经能够满足政府独立组阁的要求。”
“全国民众不是一直希望能自由投下心爱的选票吗?”早在10月29日,昂山素季便在社交媒体分享了自己参加提前投票的心情,“其他人怎么样我不知道,但我的确很激动。我已经三次参加投票,只有一次亲临投票站与民众一起投票。”
当美国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拜登还在等待美国大选结果之时,昂山素季已经信心满满地说:“我认为,你们都知道结果将是什么。”
选举期间,各地的民盟党旗也卖断了货。据说制作费也“水涨船高”——5×3英尺的党旗原本价格是8500缅元(约43元人民币)一面,现在涨到13000缅元(约66元人民币)。除了定做旗帜、T恤衫外,民盟支持者还定制了帽子、雨伞、胸章、口罩等。
选举期间发生暴力冲突
虽然信心满满,民盟仍面对缅甸最大在野党、受军队支持的巩发党的挑战。疫情之下,巩发党对线上拉票更为投入。巩发党在宣传页不仅发布了大量年轻清秀的女孩子图片助选,还投放了大量带有巩发党口号、活动以及竞选承诺的广告。
到了冲刺阶段,为了给巩发党拉票,财大气粗的缅甸军队通过医疗资源拉拢人心。10月28日,缅军派出流动医疗车来到缅甸第二大城市曼德勒的纳多基镇和敏建镇,为当地学生、僧侣和两百余名居民进行体检,并在流动医疗车上为14名患有眼疾的患者进行手术,需要住院治疗的5名患者立刻被转送至军队医院。
2020年11月8日,缅甸曼德勒,民盟的支持者们聚集在政党办公室前提前庆祝选举胜利,车上贴着昂山素季的头像。
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研究员许利平向《凤凰周刊》解释说,巩发党有军方的支持,各方面资源经验都很丰富,但从接连败选的情况来看,民众对军人的负面印象依然存在。
缅甸英文媒体《缅甸时报》采访的部分民众表示,他们支持民盟就是为了防止军队重返政坛,一位受访者称,如果不是军队可以自动获得25%的席位,他可能会考虑其他选项。
选举期间还发生了不少冲突,并造成首例因选举暴力致死事件。巩发党支持者袭击了一名38岁身着民盟T恤衫的男子,导致男子头部严重受伤,于10月24日早晨在医院死亡。据新缅甸基金会的数据,自今年8月中旬以来,已发生40多起选举暴力事件。在2015年大选期间,暴力事件只报告了28起。
亦有败选的巩发党候选人要求对计票结果进行重新审核。据缅甸《伊洛瓦底》杂志报道,巩发党就此次选举提交了超过600项投诉。对此,联邦选举委员会回应表示这类指控缺乏有力证据,大选结果具备合法性。缅国防军发言人也表示,巩发党关于联邦选举委员会应与国防军合作重新举行选举的要求与国防军无关,巩发党与军方未就此进行协调,这也不是国防军的态度。
除了巩发党之外,民盟还面临一些少数民族政党的挑战,这些政党在边境地区很受欢迎。2015年这些政党曾是民盟的盟友,但昂山素季未能给予少数民族更大的政治自主权,使他们感到失望。今年,他们与民盟展开对抗,这样的政党大约有60个。
日本《产经新闻》评论说,虽然昂山素季本人的民望还在,但民盟五年前作出的多项承诺并未兑现,少数民族地方武装和期待和平的民众失望情绪也在蔓延,对民盟选情造成负面影响。
但作为民盟“票仓”的基层民众,依然在本次大选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不少受访选民告诉《缅甸时报》,他们投票是为了支持昂山素季,虽然对民盟不是非常满意,但愿意再给一次机会。
昂山素季拒绝推迟投票
Ma Hnin和妈妈生活在缅甸中部的勃固省。10月29日,她的母亲提前在流动票箱完成投票。“这样的投票方式对我妈妈来说很方便。2015年缅甸大选,我妈妈是在投票站投票的。这次我不让她这么做,因为担心她感染新冠病毒。”
这种隐忧在11月8日投票日得到了“应验”:返回伊洛瓦底省的3000多名选民中,已经发现79名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返回勃固省的1122人中,已经发现26名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并全部来自仰光。
2020年11月8日,缅甸掸邦木姐的一个投票站,人们戴着口罩等待投票。
为了应对新冠疫情,10月29日至11月6日每天上午8点至下午4点,60岁以上的老年人、残疾人等可前往所在选区进行提前投票,有些地方则设立了移动投票箱,把选票送到健康状况较差的老人家中。75岁的昂山素季也参加了提前投票。
根据仰光地区选举小组委员会的统计数据,该地区70%以上的年长选民在六天内提早投票。仰光有80万名60岁以上的选民,其中60万已提前投票。
缅甸的新冠确诊病例截至8月16日还只有374例,但自8月中旬开始激增,截至11月20日已有7万多例确诊病例,累计死亡人数达1676人。由于病例激增,该国大片区域采取了封锁措施,竞选活动也只能转移到线上。
即使推迟今年的大选,缅甸也并不孤单——全球已有三分之二的国家推迟了2020年的国家或地方选举。但昂山素季拒绝推迟投票。9月,24个政党致信联邦委员会,要求推迟大选,但这项提议被民盟强行驳回。昂山素季在与民盟成员举行的线上会议中说:“比起应对新冠病毒,大选对缅甸的未来更重要。”
2020年11月6日,缅甸仰光郊区的一个竞选活动中,执政党民盟(右)的支持者与反对党巩发党的支持者相遇。
这遭到缅甸新兴传染病流行病学部门主任Khin Khin Gyi的批评。他反驳道,公共卫生比政治运动更重要,尤其仰光的卫生系统已达到极限。但对昂山素季的忠实追随者来说,无论新冠病毒如何传播,他们都将出现在投票站。
许利平分析说,如果推迟大选,将会给缅甸的政治局势增加不确定性。“有可能借着新冠疫情,国内出现动乱,为军人干政提供借口。正是考虑到政治稳定,民盟才坚持要按时大选。”
150万人被剥夺投票权
选举结束后,民盟向数十个少数民族政党发送信件表示,民盟将继续致力于实现民主联邦,尽力满足少数民族的诉求,希望少数民族政党积极参与建设民主联邦工作。
但这显然无法说服少数民族群体。不同于在内比都和仰光获得的高得票率,在少数民族政党较为集中的掸邦、若开邦等,民盟的势头有所减弱。
“无法投票使我感到非常难过。”住在孟加拉国难民定居点的缅甸罗兴亚人优素福(Mohammad Yusuf)向汤森路透基金会诉苦说:“这些权利很重要。我希望我的孩子有一天成为工程师和律师,但是我看不到将来会发生什么。我没有信心。我不知道我们是否能在2025年投票。”
在缅甸的一些冲突地区,超过150万人在政治上被剥夺了选举权。1974年至2010年,优素福在所有缅甸大选中都投了票。2015年数十万罗兴亚人的投票权遭到剥夺,罗兴亚议员也被禁止参选。2020年大选,优素福成为被剥夺投票权的罗兴亚人之一。
罗兴亚人生活在缅甸西部,信奉伊斯兰教,是讲孟加拉语的少数民族。他们虽然居住在缅甸,自1982年以来却一直是无国籍人士。缅甸政府声称罗兴亚人是来自孟加拉国的非法移民,但后者拒绝承认罗兴亚人为他们的公民。据美国《国家地理》杂志介绍,罗兴亚人自从1430年代起就在若开邦定居,但他们不属于缅甸135个正式族群中的一员。
2012年6月,缅甸若开邦发生了一起三名穆斯林男子强奸一佛教徒女孩的案件,成为该邦佛教徒和罗兴亚人之间流血冲突的导火索。随后该地多次发生暴乱,罗兴亚人面临被屠杀的命运。今年9月10日,在缅甸人权组织Fortify Rights公开的一则视频中,两名缅甸士兵承认,他们曾在2017年被命令对罗兴亚人实施大规模屠杀行动。
即使大选期间,若开邦的武装冲突仍在持续。11月10日晚,一枚炮弹落入安镇一座村庄,导致六名村民受伤,其中包括一名3岁儿童。
一些罗兴亚人选择逃离缅甸。根据国际移民组织数据显示,2012年至2015年间,有超过11.2万名罗兴亚人逃离缅甸,2016年10月至2017年7月间则有超过8.7万名罗兴亚人逃往孟加拉国。
“即使我们有一天回去,如果他们不允许我们再次投票怎么办?我们有孩子,他们会遇到什么?如果他们没有权利和公民身份,他们将如何生存?”在孟加拉国巴萨尔附近的库图帕隆难民营,35岁的罗兴亚人伊斯梅尔说。在伊斯梅尔看来,自2015年以来没有任何变化,选举不会让罗兴亚人的生活有任何改善。
缅甸和平与安全研究所执行主任敏·扎乌对半岛电视台表示:“取消选举将导致73%的若开邦选民被剥夺选举权,不可避免地将他们推向更激进的做法,使民族和解更加困难。”前阿拉干民族党候选人Aung Kyaw Htwe则认为,若开邦民众丧失了作为公民投票的权利,也丧失了在政治、冲突与发展方面合法发声的能力。
西方质疑大选“不公正”
选举结果出炉后,中方在第一时间就缅甸大选和中缅关系表态。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在11月17日表示,作为友好邻邦,中方一贯支持缅甸人民自主选择符合自身国情的发展道路,支持缅甸大选顺利举行。我们注意到缅甸联邦选举委员会顺利完成大选计票工作并宣布最终结果,昂山素季女士领导的民盟赢得议会多数席位。中方对此表示祝贺,真诚期待并相信缅甸继续稳步推进后续政治议程,早日实现长治久安和发展繁荣。
印度也同样关注这一重要邻国的最新局势。此次大选前,印度不仅和缅甸外交部门进行了线上切磋,印度外秘什林拉和陆军参谋长纳拉瓦内还于10月专门访问缅甸,会见昂山素季及缅甸高官。印度还宣布,将向缅甸捐赠一艘基洛级潜艇。《印度教徒报》评论称,印方高官在缅甸大选前访问凸显了印度对缅政策思路,即与主要政治力量充分接触,对周边邻国尽量平衡姿态。印度“The Print”新闻网称,虽然印度政府人士表示新德里期待与内比都建立更牢固的关系,但缅甸政府希望平衡该国与印度以及中国的战略和贸易关系。
日本也为缅甸大选亲力亲为。缅甸大选期间,日本提供了价值1.81亿日元(约合1137万元人民币)的不褪色墨水。11月9日,日本“缅甸大选研究组”组长大萨萨嘎瓦表示:“日本对缅甸全国选举产生的新一届政府表示期待,同时也期待缅甸新一届政府与有关各方共同努力,建设体制更加完善的民主国家。在此过程中,日本政府不会改变对促进缅甸和平与发展提供帮助的计划。”
欧盟、美国、英国均对缅甸举行全国大选表示祝贺,不过他们也不同程度地批评了缅甸取消部分地区选举的做法。美国国务卿蓬佩奥还专门发了一则声明称,华盛顿将继续密切关注缅甸的选举进程,并呼吁缅甸以“透明和可信的方式”计票以及处理投诉。但在这则声明下面,不少美国网友嘲笑说“先管好自己吧”。
自罗兴亚危机爆发后,由于昂山素季拒绝谴责国内针对罗兴亚人的暴力行为,西方撤回了之前授予她的“荣誉公民”“良心大使”等奖项,但她不为所动。去年,昂山素季亲赴海牙国际法院抗辩,称针对缅甸军方的种族灭绝指控带有误导性质,国际法院不应审理此案。
西方媒体认为,缅甸民盟政府执政五年以来,没能实现该国民主领域的进步,暗指此次大选具有不自由、不公正性。《华盛顿邮报》评论说,缅甸2015年的大选虽然“有缺陷”,但燃起了“民主的希望”,而之后民盟政府未能在民主领域实现进步,因此这次大选将更加“不自由不公正”。美国《外交政策》杂志更在标题断言“缅甸大选不会自由公正”。
“缅甸民众再次给予了民盟执政的机会,民盟在未来五年必须有所建树,特别是在经济发展上。”许利平认为,民盟高层中有很多人年纪偏大,导致执政效率大打折扣,很多方面未来都需要调整。“而想要发展民生、经济,也需要通过与中国的合作兑现承诺。”
相关报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