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芯国际承认将受到美国制裁影响
2020/11/05 | 作者 《金融时报》 | 收藏本文
中芯国际(SMIC)股价下跌,此前这家中国最大芯片制造商表示,美国的限制措施可能打击其业务。分析师称,这一事态发展危及该公司挑战外国竞争对手的努力。
中芯国际在香港交易的股票周一曾下跌逾5%。此前,该集团证实美国商务部现在要求美国企业在向中芯销售产品之前先申请出口许可证。“基于部分自美国出口的设备、配件及原材料供货期会延长或有不准确性,对于本公司未来的生产经营可能会产生重要不利影响。”中芯国际在上周日晚提交香港交易所(HKEx)的申报文件中表示。
分析师表示,尽管乍看之下,美国方面针对中芯国际的关键半导体设备出口限制局限于高度特定的对象,但对中国打造一个可行的、自力更生的半导体产业的雄心来说,此举可能是迄今最沉重的打击。业内专家认为,这些制裁可能会阻断中芯国际代工厂的扩张,并可能导致外国客户将订单转给其竞争对手。
行业研究公司TrendForce的分析师认为,总部位于美国的半导体设备供应商,包括应用材料公司(Applied Materials)、泛林集团(Lam Research)和科磊(KLA-Tencor),将是主要限制对象。荷兰竞争对手阿斯麦(ASML)也将受到影响,因为其光刻机包含美国制造的组件。
“在不能从全球主流供应商获得关键半导体设备的情况下,中芯国际开发先进工艺技术的持续努力将会遭遇重大障碍,这预示着美国的制裁将会对整个中国半导体产业产生全面影响。”TrendForce补充称。
尽管中芯国际在全球代工芯片市场所占份额不到5%,但该公司多年来一直是中国打破对境外制造商依赖的最大希望。境外制造商包括控制着世界代工芯片市场半壁江山的台积电(TSMC)。
分析师估计,中芯国际约有三分之一的客户是面向中国市场委托制造芯片的外国公司。据国际数据公司(IDC)半导体研究主管马里奥·莫拉莱斯(Mario Morales)介绍,美国芯片设计公司高通和博通委托中芯国际制造显示器驱动芯片以及用于物联网、电源管理等技术设备的产品。
Recon Analytics分析师罗杰·恩特纳(Roger Entner)表示,由于出口限制,“高通等公司可以——或者说不得不——改用其他代工厂。”
美国科技行业高管表示,他们仍不确定特朗普政府对中芯国际实施制裁是希望实现什么目标,而美国商务部拒绝置评。但是一些律师指出,尽管有新的限制,但美国企业可能仍有空间与相关中国集团进行交易。
“这不是一道全面禁令。”霍兰德与奈特(Holland & Knight)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埃里克·克鲁修斯(Eric Crusius)表示,“企业有机会获得出口许可证,至于这将有多么不容易,仍有待观察。”
相关报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