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玩耍太少,导致电脑世代的孩子更易抑郁
2020/09/25 | 作者 《文汇报》 | 收藏本文
游戏至关重要,它可以引导哺乳动物的大脑发育,使其长大成年。若是没有玩耍的经验,哺乳动物就无法获得充分的发育。大自然找到了一种更好的方式,引导我们的大脑发育,其过程大致如下:基因是必不可少的,且基因也会引导胎儿大脑的发育,在胎儿仍处于母体子宫中时就形成一份“初稿”。
但是,经验也至关重要。经验对于引导大脑发育是如此关键,以至于大脑在“初稿”阶段就含有一种强烈的动机,激励我们去实践那些将给大脑提供正确反馈的行为,使其最大限度地优化自身,最终获得成功。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哺乳动物的幼兽会不顾危险,也热爱玩耍。至于体格技能和社交技能,其发展也遵循着同样的逻辑。
大脑发育“期待着”孩童参与数千小时计的玩耍,甚至包括数以千计的跌跤、擦伤、冲撞、辱骂、结盟、背叛、地位竞争以及孤立排斥。孩童如果缺乏玩耍的经验,就不太可能成长为体格健壮、善于交往的青少年。如今,玩耍有益已是证据确凿的命题,越来越多的学术研究将缺乏玩耍和成人后的焦虑、抑郁联系在一起。
彼得·格雷是游戏研究的权威专家,他将“自由玩耍”定义为“这样一种活动,由参与者自由选择并自由导演,且纯粹是为玩而玩,而非有意去追求可以同活动本身区分开来的目标”。钢琴课和足球训练不能算作是自由玩耍,但随意地弹弄钢琴,或者临时起意来踢一场足球比赛,却属于自由玩耍。格雷和其他研究者都注意到,并非所有的游戏都相同。同伙伴们一起,在户外追逐打闹,这种让身体动起来的自由玩耍,就是一种关键的游戏方式,是我们进化而成的大脑所“期待”的活动。
格雷指出,在户外自由玩耍时,孩童们总是会搞出一些危险举动或有风险的行为,比如他们会上墙、爬树,或者从楼梯和栏杆上滑到地面:他们似乎给自己配置了一定剂量的适度恐惧,好像是在有意识地学习,在自身行为导致身陷某种危险处境后,要如何应对身体和情绪上的挑战……所有此类活动都充满乐趣,原因在于它们有着恰到好处的惊险。
遗憾的是,在美国儿童的生活中,户外身体游戏恰恰是衰退最多的一类活动。大部分的玩耍活动都已转入室内,且经常是对着电脑,也没有其他孩子陪伴。
同此前数代人相比,互联网世代的孩子很难拥有自由玩耍的体验,但这恰恰是格雷认为最有价值的活动形式。一步接着一步,孩子们被剥夺了“以身试险”的机会。互联网世代非但未能享受那些恰到好处的风险,较之于前辈的同龄人,他们更愿意躲避风险。
根据特温格的研究,向受访者提出如下命题:“在做有一些危险的事情时,我能感受到真实的兴奋”,孩子们的回应表现出一目了然的变化。从1994年到2010年,就此命题表示同意的青少年保持着稳定的百分比,始终在50%出头。然而随着互联网世代的孩子被纳入受访样本,同意的比例就开始下降,到了2015年跌至43%。如果互联网世代的孩子被剥夺了以身试险的经验,也因此变得更加厌恶风险,那么这一代人很可能会降低困难或威胁的判断标准。如此一来,当互联网世代的青少年进入大学,学生的焦虑程度和抑郁率就会开始急剧增加和升高,这也就不足为奇了。
相关报道
评论